教育是天,爱是翅膀--“读”《爱的教育》有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是天,爱是翅膀--“读”《爱的教育》有感.doc

教育是天,爱是翅膀--“读”《爱的教育》有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是天,爱是翅膀——“读”《爱的教育》有感女儿两岁不到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听我给她讲故事。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捧着幼儿绘本给女儿讲故事,成了初为人父的我最幸福的时光。第一次拿到《爱的教育》这本书时,就被其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插图深深吸引。当时就有种感觉,这书应该可以作为给我两岁女儿讲故事的素材吧,光是这精彩绚丽的图片,就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于是我把书带回家,或化繁为简,或添油加醋,或自己编造,或选择书中的小故事,配上插图,和女儿一起读这本书,美其名曰“学龄前教育”。不过,也许是出于职业本能,在这过程中,我经常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每天的教学工作。仔细体会这书的名字——《爱的教育》,不经意间,关于爱和教育,我居然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体会。记录下来,这应该是名副其实的“读”后感吧。慢慢的我发现,这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读物,至少,还不适合我女儿这样个两岁多的小不点读。可是,为什么每天给她读这本书时她还能听得如此津津有味呢?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不单单是在给她读书,更不单是在给她进行学龄前教育,我在用我的方式给女儿传递一种情感,那就是父爱。为了让女儿容易接受,我用充满怜爱的温柔语调、儿童语言,还要不顾形象的生动扮演模仿种种动物或角色;为了让女儿容易听懂,我要尽可能的想出她所熟悉的人物或事例来替代书上的原文;为了让女儿听过之后能学会些什么,我还要挖空心思把一些浅显的道理或常识融入故事做到不折不扣的寓教于乐。有时为了让女儿始终对我的亲子故事保持新鲜我还得时不时的变些道具出来。说实话我从来没发现过自己竟有如此讲故事的天赋,而且还在与日俱增,连家里人也都佩服我讲故事的本领。慢慢的,我发现女儿经常引用我给她讲的一些故事来表达思想,对日常生活待人处事的一些简单道理也懂了不少。看来我的学龄前教育效果不错。我暗自得意。合上《爱的教育》,打开明天上课要用的《牛津英语》,我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突然觉得,是不是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应该把我的学生看做我的孩子,站在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上,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本本主义”多一点生动易懂的讲解;少一点按部就班,多一点突发奇想……“因材施教”、“灵活教学”并非新的教学观点,但是以前一直觉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现在想来,主要因为自己总是为了教而教。只想着把最全面最重要最容易考到的知识教给学生那就是做好了自己的本分,熟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是生硬的,是没有血肉的。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向来感觉自己不缺真诚,不缺认真,不缺知识面,不缺专业水平,唯一不足的,也许是缺了点打心眼里的爱吧。作为一名男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上,也许确实不如女教师那般细腻,我甚至一直觉得总把教育和爱相提并论有些过于煽情和做作,甚至对有人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点表示怀疑。但是当自己在对女儿进行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爱,确实可以让一切成为可能。真心的关爱学生,就会想学生所想;真心的关爱学生,就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不是一句“我已做好本分”就足够。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确实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局面。我们难免抱怨现在的教育制度,考试体系,也经常会去列举校园里这批张扬跋扈的90后有多么难教难缠。其实我静下心来想想,教育工作就是头顶的一片天。既然是天,就会有艳阳高照,也会有暴雨瓢泼,会有晴空万里,也会有乌云卷积。身为教师,若要在这片天空自如飞翔,那就唯有插上一对爱的翅膀。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每一个学生,像给自己孩子进行亲子教育一样开展教育工作,那定能在这片天空中穿越云霄,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