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百分数概念总结.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五单元 百分数概念总结.pdf

第五单元百分数概念总结.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百分数概念总结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6.××率:表示××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如发芽率:发芽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成活率:成活的数量占总的数量的百分之几。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占小麦的重量的百分之几。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出油率:油的重量占籽重量的百分之几。及格率: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公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7.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8.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9.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10.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11.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1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13.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14.存款的类型: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15.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16.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17.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18.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19.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20.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5%或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本金×利率×时间×5%21.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2.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1131=0.5=50%=0.25=25%=0.75=75%=0.2=20%24453413=0.6=60%=0.8=80%=0.125=12.5%=0.375=37.5%5588571=0.625=62.5%=0.875=87.5%=0.1=10%8810111=0.05=5%=0.04=4%=0.025=2.5%2025401=0.02=2%50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求百分率(三)求单位“1”基本式:比较量÷单位“1”=百分率基本式:比较量÷相对应的百分率=单位“1”扩展式:多的÷单位“1”=多的百分率扩展式:比较量÷(1+多的百分率)=单位“1”少的÷单位“1”=少的百分率比较量÷(1-少的百分率)=单位“1”(二)求比较量量的和÷率的和=单位“1”基本式:单位“1”×相对应的百分率=比较量量的差÷率的差=单位“1”扩展式:单位“1”×(1+多的百分率)=比较量剩下的量÷剩下的率=单位“1”单位“1”×(1-少的百分率)=比较量(注意:在解答比较复杂的求单位“1”的应用题时,单位“1”×率的和=量的和最好使用方程进行解答,比较易于理解。)单位“1”×率的差=量的差单位“1”×剩下的率=剩下的量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步骤:一读:认真读题,搞清楚哪些条件是已知,哪些条件是未知,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没有用。二判:判断清楚把哪个量是单位“1”。只有一种数量的情况下一般把整体看作单位“1”;两种数量进行比较的情况,和谁比,谁就是单位“1”。三问:看问题是求什么?然后根据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进行思考。四做:列式解答,进行验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