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竞赛规则(一)操作标准及流程1.心肺复苏。每名参赛队员均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CPR)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对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1)心肺复苏操作流程:①判定事故现场安全、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开始施救。②快速判断伤员反应,确定意识状态,判断有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如仅仅为喘息),在5~10s内完成。方法:轻拍或摇动伤员,并大声呼叫:“您怎么了”。如果伤员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移动伤员,对有脊髓损伤的伤员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③呼救及寻求帮助。④将伤员放置心肺复苏体位。将伤员仰卧于坚实平面,施救者跪于伤员肩旁。⑤判断有无动脉搏动,在5~10s内完成。用一手的食指、中指轻置伤员喉结处,然后滑向同侧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触摸颈动脉搏动。⑥胸外心脏按压。A.定位:用靠近伤员下肢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指尖沿其肋弓处向上滑动(定位手),中指端置于肋弓与胸骨剑突交界即切迹处,食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定位手食指的上方固定不动;再将定位手放开,用其掌根重叠放于已固定手的手背上,两手扣在一起,固定手的手1指抬起,脱离胸壁。B.姿势: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伤员胸骨正上方,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C.频率:100~120次/min;深度:成人至少5cm。下压与放松时间比1:1。⑦畅通呼吸道。方法:A.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施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放置于伤员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B.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施救者位于伤员头侧,双肘支持在伤员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前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⑧开放气道时应先查看口腔内有无异物,若有异物,吹气前应首先清除异物。必要时需采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手拳冲击法)清除气道深部异物。⑨开放气道后给予2次吹气,2次吹气时间应在4秒之内;每次吹气量800~1200ml。⑩2分钟左右完成5个周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按压频率100~120次/min。A.完成5个周期CPR后,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及呼吸。没有动脉搏动则继续进行CPR。B.如果最初有颈动脉搏动而无呼吸或经CPR急救后出现2颈动脉搏动而仍无呼吸,则应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不包括初始2次吹气)。C.单纯人工呼吸1分钟后需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和呼吸。D.抢救成功后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伤员头偏向一侧)。(2)单人心肺复苏要求:①由同一个施救者顺次轮番完成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②测定伤员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频率100~120次/min,然后俯身打开气道,进行2次连续吹气,再迅速回到伤员胸侧,重新确定按压部位,再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如此往复进行。③进行5次循环(2min左右)后,再次检查脉搏、呼吸(要求在5~10s内完成)。若无脉搏呼吸,再进行5次循环,如此周而复始。2.创伤急救。掌握现场急救基本常识,能正确对伤员进行伤情检查和初步诊断,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以及伤员搬运等现场急救处理技术。(1)初步评估伤员同时控制大出血。①检查事故现场,确保自身安全。施救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②初步评估伤员(若伤员无反应,无呼吸、无脉博,应按标准心肺复苏流程进行操作),如果有大出血,应同时控制大出血。若有2名以上伤员,应同时进行初步评估。3③发现大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动脉出血:用厚敷料直接压迫伤口处,抬高伤肢,同时按压伤口外近心端的动脉止血点(如上臂的肱动脉止血点,大腿的股动脉止血点),并同时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伤口。若血未能止住,必要时应扎止血带,并再用敷料覆盖伤口包扎。④扎止血带的位置:上肢的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上1/3或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的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扎止血带必须有衬垫。(2)详细评估伤员(按顺序,采用手触的方法)。检查头部(头皮、头发里伤口)—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腰部—骨盆—检查生殖器区明显的外伤—下肢(检查下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让其活动肢体,触摸伤员双足询问有无感觉)—上肢(检查上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让其活动肢体并与伤员握手检查其握力,触摸伤员双手询问有无感觉)—翻身检查背部(当检查后背伤时,三人同时一侧要统一口令,遵从一人指挥,一名位于伤员肩膀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臀部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膝盖一侧,同时轻轻翻转伤员)。检查伤员背部翻身后应检查伤员头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