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3.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荒漠化的防治3.ppt

荒漠化的防治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考:图片里显示的是什么地貌景观?产生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什么?提问:图中显示的是什么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荒漠化植被破坏5.荒漠化地区的分布中国荒漠化分布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干旱成因: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讨论:根据右图,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讨论: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下图,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思考: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2.两条原则具体措施西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讨论: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感知黄土高原感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的特性1.读图,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2.北方地区降水的季节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植被稀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植被稀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水土流失的危害——侵蚀和淤积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