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况颅脑损伤的分类脑水肿和脑疝二、脑疝外伤后因颅内血肿,急性脑积水和脑脓肿等,可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和脑的移位,使脑组织的一部分疝入某些解剖间隙或孔道中,引起相应的症状者称为脑疝,常见的有两种:(一)小脑幕切迹疝:以下行性为多见,即小脑幕上一侧的占位性病变,使大脑半球向对侧移位,颞叶的沟回,疝入小脑幕切迹中,压迫中脑,牵拉附近血管,堵塞脑池,引起一系列症状。1、进行性意识障碍2、同侧瞳孔散大3、对侧肢体偏瘫,压迫同侧大脑脚所引起4、生命体征改变(二)枕骨大孔疝:后颅窝体积小,颅压增高后,将小脑扁桃体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称为枕骨大孔疝。症状表现:剧烈头痛,呕吐频繁,颈项强直,双侧锥体症,偏瘫,可见瞳孔无改变,常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开放性颅脑伤的分类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颅内血肿发生率高:约40-50%,除少数软组织伤和非穿透伤所致的血肿外,大多为穿透伤所致。感染率高:约12-15%,伤口污染同时有脑脊液漏,颅内异物或骨碎片存留感染率明显增高,穿透伤的感染率可高达20-45.7%。伤残率高:除伤道直接毁损外,伤道周围的挫伤和震荡区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偏瘫经、失语、失明、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较高。闭合性颅脑伤的分类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形成1、加速性损伤:静止的头部被运动着的物体所撞击,使头部由原来的静止状态突然变为运动状态而引起的损伤,如头部打击伤。2、减速性损伤:运动着的头部撞击在静止的物体上引起的损伤,如从高处坠落伤、头部撞击伤。3、挤压伤:两个方向相对的外力同时作用于头部而致的损伤,如头被挤在两个物体之间所致的伤。间接作用:外力作用在头部以外的部位,再传达到颅脑而致伤,主要以下三种情况。颅骨骨折的形成线形骨折:一般为骨段全层裂开,闭合性线形骨折无需处理。凹陷骨折:多为全层凹陷,陷入处周围呈环形骨折线,陷入的骨片可剌破硬脑膜和静脉窦。粉碎性骨折:多条线形,分割成碎片。颅底骨折:一般呈线形骨折,可以延伸至颅盖骨形成联合骨折,此类骨折可引起颅神经和血管损伤,最多见为脑脊液漏。颅骨骨折与颅内血肿的关系脑损伤的形成直线运动:在加速运动时,颅腔较脑先移动,此时着力点处脑组织与颅骨发生撞击,对侧形成空腔,压力突然下降,产生负压引起吸引性损伤。在减速运动时,颅骨的运动突然停止而脑仍在运动,亦产生着力点的撞击伤和对侧负压伤。这种着力点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最常见的部位为颞叶底面颞极。旋转运动:头部受外力发生旋转运动时,脑在颅内亦作旋转运动,脑组织可因剪力而损伤。闭合性脑损伤的病理过去认为脑震荡没有病理形态上的变化(器质性损伤)但是造成脑震荡时外力作用的强度有时足以产生脑器质性损害。如脑组织充血、水肿灰白质变处点状出血或小型坏死灶等,多数情况下可吸收恢复,有些可留有恢复痕迹,构成严重临床症状,比如国外职业拳击者。[临床表现]二、脑挫裂伤:脑挫伤是损伤局部软脑膜下脑皮质内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或点状出血。脑裂伤为局部脑组织破裂,甚至可波及蛛网膜层,向下深达白质。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附近脑组织可有水肿、灰质和白质,分界不清。在显微镜下可见脑组织出血、水肿和坏死,神经细胞呈缺血性改变。三、几种特定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2、原发性脑干损伤:约占2%,占重型伤7%,脑干有挫裂伤,伤后昏迷深、持续久,瞳孔可不等大,变化多端,散大或缩小,时大时小,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出现同向偏斜等,四肢反射亢进,强直,双侧病理征阳性,有高热,呼吸衰竭。3、丘脑下部损伤:多见中颅窝骨折,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高热、尿崩症,脑肾综合症、上呼吸道出血,呼吸功能紊乱。颅内血肿的诊断要点1、硬膜外血肿:发生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几乎都有颅骨骨折,出血来源于脑膜中动脉,静脉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硬膜外血肿的典型症状为: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此期的长短与损伤血管大小或出血的缓急有关。2、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膜下,出血来源为皮层动脉、静脉、静脉窦和桥静脉,由于脑损伤较重,原发昏迷时间较长,颅内压增高症状较重。3、脑内血肿:脑内的出血,多在脑皮质层挫裂的深部。4、多发性血肿:颅内同时有一个以上的血肿称为多发性血肿。以枕部或额部着力的多发性硬膜下血肿最多见。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标准应当是:颅脑损伤后处于中间意识好转期或伤后意识障碍加深者。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灵敏。可出现某些局灶体征,但并非脑疝引起。生命体征已变化或仅有轻微变化。颅脑损伤临床分型2、中型(1)伤后昏迷12小时以内(2)有轻微的N.S阳性体征(3)生命体征有轻微的变化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3、重型(1)伤后昏迷12小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