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df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由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时空观念: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史料实证:通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维方式;历史解释:通过对列强侵华罪行的揭露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列强在华暴行认识到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以及列强的侵略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通过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分析,理解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合作探究讲授法小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还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二)、讲授新课: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背景: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地好像发了疯似的,璞鼎查曾向国内吹嘘说,他已为英国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尽兰开夏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它一个省的布料”。------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英国商人认为中国有数万万人,每人需用一顶棉帽,每人一套用餐的刀叉,每百人一只手表,……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材料:十年之后,英国人发现中国人消费英国产品还赶不上荷兰的一半。英国七千万英镑的生产总值中,中国只接受了两百万英镑。他们对中国的胃口本来是两千万英镑的。中国作为英国的一个顾客,其重要性竟然比不上西印度殖民地、……或是一个大一点的欧洲国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销售状况如何?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战争借口材料:“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过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相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数量上——多;范围上——广;地域上——深。材料:主要内容:(1)海关聘用英人;(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材料反映哪一条约?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材料:清政府“该夷一入京师,则一切政令,必多牵制”。外国公使驻京破坏体制,损害天朝上国尊严。材料:英、法政府迫使条约兑现。企图勒索更多侵略特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天津条约》是无人满意的条约。1、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满足英法联军,1860年,英法以进京换约受阻,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清咸丰帝出逃到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