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df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一】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无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处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①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节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注释】①唐昭宗:即李晔。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文二】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1.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文中指萌芽、发端,与《孟子》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义相同。B.“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木直中绳”的“中”含义相同。C.“患”,文中指祸害、灾难,与“患得患失”的“患”含义不同。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猪各一头。一般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一】开头说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文二】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论点,用庄宗得失天下事为全文立论的根据。B.【文一】宦官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后,就用祸福来恐吓他、挟制他。【文二】安闲享乐的庄宗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C.【文一】当祸患已深,皇帝想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亲随,但快慢难把握。【文二】第二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收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情经过。D.【文一】宦官造成的祸患,只要君王有所悔悟,就可以有办法把他们除掉。【文二】篇末引出历史教训,总结全文,阐述的事理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5.宦官得以乱国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在其《五代史》中为宦者立传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