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列表归纳经纬网的作用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所属的半球是,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所属的纬度地带是。一:方向例2: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两者的和相加大于180度时,位于西经的点将处于东方。考试内容30°N2°N三、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2、最短距离:两地的经度相差180度例1:规律: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1、若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则向南或向北沿经线圈走劣弧。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3、最短距离:其它的情况(难点)3、最短距离:其它的情况(难点)一、地图三要素表示方法:(1)数字式:如1:5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0厘米(化成千米为5千米)。(2)线段式:(3)文字式:有文字说明,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例1: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1)图幅大小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2)实地范围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比例尺的缩放(1)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方向:一般指向北方3、按经纬网:(1)经度相同的为正南、正北关系。纬度相同的为正东、正西关系。(2)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首先经度差要小于180°,然后判断南北,确定东西。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一、不同地形等高线特征山脊峭壁(陡崖)山体的不同部位二、判断5大地形类型1.等高线的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相邻的三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300米、400米、5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特别说明的除外。(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同一幅图上,受图幅限制,不一定全部闭合。(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如果有重合,一定在陡崖处出现。(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密则坡度陡,疏则坡度缓。(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的鞍部,也称垭口。(8)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等值线的考试内容练习: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例1】(2009·上海地理)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AA的取值范围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读图回答:(1)从地形要素看,右图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AB.BC.CD.D规律:(1)根据等高距计算某地海拔(2)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中间间隔的等高线有n条(数值不相同),等高距为d,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为:(n-1)×d<H<(n+1)×d(3)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H<(n+1)×dAA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是:A.300~600米B.200~400米C.200~300米D.300~500米(2)⑤和⑥相对高度可能是:A.300米B.455米C.500米D.555米根据要求考虑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1)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