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药膳(加图)药膳是将中药和食物进行调配,经过烹饪加工而成具有保健强身、治病延寿作用的膳食。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是中国药膳的理论依据。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发现许多食物既可果腹,又可疗病。正如古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膳食疗以本草学为准绳,十分讲究药食禁忌,凡是与四气、五味、归经、所喜所忌等理论相悖的药食配伍,皆属禁忌之列。例如疾病与食物之间:心病禁咸宜食麦,肝病禁辛宜食麻,肺病禁苦宜食黄黍,脾病禁酸宜食粳米,肾病禁甘宜食大豆。再如食物与食物之间:猪肝忌与荞麦鱼肉同食,否则犯痼疾;蜂蜜不宜与生葱、莴苣同食,否则易腹泻;鳖肉不宜与苋菜猪肉鸡蛋鸭肉兔肉同食;鸭肉不宜与木耳胡桃豆豉同食。中医讲的“归经”,是指同性味的食物与人体内脏有着特殊的亲和力,五味入口,各有所走,这也是药膳食疗的基本原则。营养固然重要,摄入过多,则会出现病态反应,如:酸入肝,走筋,多食令人癃;苦入心,走骨,多食令人变呕;甘入脾,走肉,多食令人悦心;辛入肺,走气,多食令人洞心;咸入肾,走血,多食令人口渴。提起药膳,人们都会想到“补”。但药膳不是蛮补、呆补,而是按照中医的配方原则,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补而不过,是“辩证施膳”。首先,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气候对人体生理影响很大,要按季节选用相应的药膳。如春季万物萌发,宜选疏泄清散的药膳;夏季气候炎热,宜选清凉涤暑的药膳;秋季天高气爽,宜选滋阴润肺的药膳;冬季天寒地冻,宜选温中散寒的药膳。其次,要注意“因地制宜”。东西南北中,地理环境不一,寒热温凉燥湿各异,要针对不同环境选用相应药膳。第三,要注意“因人制宜”,要重视药食性味功能的统一。插入一份药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