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旗悬挂的规定(4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国旗悬挂的规定篇一a.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旗法的规定,规范地升挂国旗。有固定旗杆的单位,在旗杆上升挂国旗。两个以上机关单位同处一座建筑物或一座院子时,只使用一个可举行升旗仪式的固定旗杆,升挂一面国旗。没有固定旗杆的单位,应本着庄重严肃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升挂国旗的方法。b.各升挂国旗示范街(路)和其它街道的国旗升挂,要兼顾市容整齐、严肃、美观。同一条道路、街巷要求插挂同一规格的国旗,而在此基础上又可细分为:①一般在大街道两侧的单位、商户用3号国旗;②在一般街巷两侧的单位、商户用4号国旗;③街道两侧临街的居民可在临街墙壁上插挂4号或5号国旗。插挂国旗的旗杆长度可为2.5米,插挂旗杆的下端离人行道地面2米,呈45度角,旗杆下端不要伸出砖柱,以保障行人安全。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不得低于其他旗帜。保持国旗舒展,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另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五条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在外事活动中同时升挂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旗时,应当按照外交部的规定或者国际惯例升挂。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第十七条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本文摘自北京海斯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优度网络国旗悬挂的规定篇二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一、分设肉类(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二、加工肉类(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三、盛装过肉类(水产品)的容器,不得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清洗后,才能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四、加工过肉类(水产品)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必须及时消毒、清洗晾干。五、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要及时清洗、晾干。六、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七、采买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可放地上,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食堂食品留样制度1、食堂提供的每样食品,由专人负责留样。2、每餐留样的食品,按规定留足100克,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餐具中。3、留样食品取样后,立即存放在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4、留样食品冷却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并在其外部贴上标签,标明留样日期、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5、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秩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保存。6、做好每餐每样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样源、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目测样状等,以备检查。7、留样食品一般保存48小时,进餐者如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的食品;如有异常,立即封存,送食品卫生安全部门查验。8、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9、卫生监督小组及监督管理员不定期检查留样工作,发现未按要求留样,将对责任人进行工作失职处罚。烹调加工管理制度1、烹调加工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2、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3、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5、厨房操作人员应当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工作帽,头发应梳洗整齐并置于帽内。6、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7、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度或低于10度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冷后再冷藏。8、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9、上灶炒菜做到色、香、味具全,发现有变质、不新鲜的不得加工。10、盛调味品的器皿,用后必须加盖,各类用品按指定地点放齐;保持灶面清洁无油污。学校食堂除虫灭害卫生制度为有效防治和灭杀“老鼠、苍蝇、蟑螂、飞虫”等四害,特制定本制度。各部门及每位员工应高度重视并自觉执行,积极投入到除虫灭害活动中。1、保持加工就餐场所和仓库清洁、卫生是防治“四害”的重要措施。按“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