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一吃****仪凡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西北地区的范围、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等知识。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对西北环境有所了解。学习兴趣较大,但学生容易混淆荒漠与荒漠化的概念,学习难度适中。设计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设置地理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理解地理事象,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式学习法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发生过程。②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之间的关系。③了解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④学会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有关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范围。●过程与方法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的发生过程和形成原因。②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国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教学难点: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荒漠与荒漠化1、荒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主要特征:基本无地表水体,准备稀疏,动物难以生存,荒无人烟(2)分类(地貌)沙漠(沙质荒漠)、戈壁(砾质荒漠)、岩漠、泥漠、盐漠2、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1)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荒漠化(2)过程:土地缺少水分、养分植物无法生长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丧失荒漠般景观(3)原因:气候变异(自然)人类活动(人为)(4)实质:土地退化(5)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二、中国西北地区1、范围(1)从地形区看: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2)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3)从气候上看: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地形: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东西部的划分大致以贺兰山为界(2)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思考:1、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了什么问题?图2.2答: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2、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图2.3答分布在内陆盆地的边缘,或者是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因为那里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或是渗入地下形成的泉水,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2)气候是影响荒漠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的变率大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渡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2.5(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2)过度放牧活动: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根据已知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教学反思:1.从课标要求灵话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事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该事例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引起该问题出现的背景原因,了解该问题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危害,探究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这就是本节内容采取的案例分析方法。看似简单的目标,却体现出地理课标的理念要求。2.设计安排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教学引入环节中,循环播放各种荒漠化现象图片,荒漠而极具美感的图片,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荒漠化现象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力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3.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人教版教材在本节上精心设计了活动、思考题,提供了充分的案例材料。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这一优势,着眼于如何整合好教材中的图文、活动题、思考题、案例材料等。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所教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的优点,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