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化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反流性食管炎【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机理主要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继发性食管蠕动障碍是使食管炎持续存在并加重的因素。本病可单独存在或与食管裂孔疝并存,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常见,男女差别不大。【病因】本病系因食管下端扩约肌功能失调.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表现】1.烧灼感:餐后1小时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烧灼感或疼痛,可向颈、肩、背扩散,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2.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溢入口腔,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易出现,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气管可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3.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多呈间歇性,持续性者常提示食管狭窄。4.出血:由于食管粘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辅助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功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病理检查。3.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心血管检查.内镜检查。4.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5.胃液检测。6.胃肠疾病其他特殊检查。7.CT检查。【治疗】1.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少反流。2.减少胃酸刺激。3.扩张治疗。4.必要时手术治疗。急性胃炎【概述】由于化学因素(如烈酒、药物等)、物理因素(如摄入过于粗糙食物.进食过多等)及生物因素(细菌或细菌毒素等)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性变化。【病因】1.感染因素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氏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2.理化因素物理因素如进食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化学因素如烈酒咖啡.浓茶.香料及某些药品均可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变。3.其他暴饮暴食。【临床表现】发病急,常于进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吐物为酸臭的食物,呕吐剧烈时可吐出胆汁,甚至血性液体。如同时合并肠炎,可出现脐周绞痛,腹泻大便呈糊状或黄色水样便,不带脓血,一日数次至十数次。可伴有发冷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体征可有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亢进。一般患者病程短,3-5天即可治愈。【辅助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增高,呕吐物或可疑食物细菌培养,可证实致病菌。【治疗】1.一般治疗:祛除病因,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之流食,呕吐严重者禁食。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葡萄糖盐水或补液盐(ORS),一般服1000ml,呕吐严重或脱水者应给予静脉补液,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与5%葡萄糖液按2∶1或3∶1的比例配合静脉滴注。3.抗菌治疗:由细菌引起者口服土霉素0.5g,4次/日或黄连素0.3g,3次/日;伴腹泻者可用吡哌酸或庆大霉素。4.对症治疗:腹痛明显者可用解痉剂颠茄片8mg,每日3次或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或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呕吐可用胃复安10mg,每日3次或吗丁啉10mg,每日3次;亦可针刺足三里和内关,有镇痛,止吐效果。慢性胃炎【概述】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部队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分类:1.浅表性胃炎。2.萎缩性胃炎。3.肥厚性胃炎。【病因】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急性胃炎的遗患: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2.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过度吸烟。3.十二指肠液的反流。4.免疫因素。5.感染因素: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杆菌抗体。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可改善甚或消失。【临床表现】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各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1.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2.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辅助检查】1.胃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