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产业冲击波.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抗产业冲击波.doc

对抗产业冲击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抗产业冲击波2012年09月29日来源:《英才》作者:修思禹谢泽锋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萎靡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经济减速,如何习惯在困境中生存成为各行业各企业面临的难题。虽然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如何“塑造未来经济”时刻拷问着每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从2011年GDP9.2%的增长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7.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逐渐远去。《英才》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参加达沃斯的企业家普遍认为自己的企业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自己所处的行业也受到了“冲击波”式的打击。航运、制造、能源、银行、基建领域的公司业绩普遍出现下滑,而随着劳动力、土地成本的逐渐上升,以及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来临,一些制造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rvindSubramanian所言,我担心的是即使中国GDP增速下降至7.5%,但是仍没有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这样的局面难以应对。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分量在增加。纵观整个达沃斯,几乎每个分论坛都要谈到中国经济,每位外国嘉宾都在侧耳倾听身旁的中国政府领导、企业家或学者的观点,他们希望中国经济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起飞的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认为,尽管危机还没有过去,但已出现积极的迹象,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整体发展比较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中国政府为稳增长实施进一步的政策措施。“中国经济增速落到8%左右并不是坏事,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有效政策,稳增长是中国的首要任务,也将大大有益于世界经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也在“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分论坛上介绍,截至2011年底,已经有100家中央企业在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894个经营单位,实施了国际化的经营。这些央企的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有的还入选了哈佛商学院、剑桥大学的案例。而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汉斯·保罗·博克纳在分论坛上也表示,看好中国民营经济的增长潜力。“虽然中国经济增速稍微放缓,但我们不觉得悲观,保持经济长期增长本来就是一个挑战,我们对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非常有信心。”在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指标减速的背景下,真正操盘的企业家们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如何观察行业未来趋势?如何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如何“应对产业冲击波”,企业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策略和观点。图:如何“塑造未来经济”时刻拷问着每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制造业被转型中国的制造业是近几年备受各界忧虑的行业,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技术的瓶颈,人才的培养……都是横亘在制造业面前的诸多问题。但在题为“下一个制造前沿”论坛上,谈及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现场5位中外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应向高端制造业转移。雷诺—日产联盟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提出,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倒逼中国的制造业转型,从“生产机器”迈向“创新中心”。美铝公司董事长柯菲德表示,“相信未来中国会有更多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然而中国企业做好准备了吗?TCL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李东升对《英才》记者说:虽然宏观经济形势对电子产业整体来讲是不利的,但2012年TCL消费电子产品,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比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彩电业务逆势增长。TCL未来会寻找新的增长点,会进行一些差异化的战略投资,包括像循环经济、新的显示技术等。同时,李东升也表示,在紧缩的形势下还会寻找国际投资机会,包括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大连大杨创世总裁胡冬梅明确向《英才》记者表示:“我们每年生产500万套西装,出口量也是中国最大的。但我们不会做多元化,坚持做服装,踏实做实业。”可主要发达国家的需求低迷令大杨创世的业绩受到影响。“我们的出口以日本为主,日本占40%,美国占35%,欧洲占25%。”胡冬梅表示:“出口受阻是最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东南亚国家的税费相对较低,人工成本也比中国低很多,这些竞争对手的出现,分流了一部分中国的服装行业。”与中国制造走出去密切相关的行业——航运业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对《英才》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看到近期好转的迹象,他认为经济的低迷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港口的不景气,并没有对天津港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因为从2008年开始,天津港就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至今已经调整了三年,因为提前准备,天津港的业绩仍然平稳的增长。“我们现在做四个产业,一个是港口的装卸,这是原来的传统主业。一是国际物流,一是港口地产,港口地产和房地产不是一个概念,主要是填海造陆做一些基础设施。还有一个是综合的服务业,包括金融等。”于汝民认为,危和机总是并存的,当传统行业受到很大挑战,一定会出现一些新的产业,新的需求,新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不应该在危机面前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