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4.1人在系统中的功能4.1.2人的感知与反应机能4.2视觉机能及其特征4.2.3视觉机能2.视野与视距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见图4-6。视距: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几种工作视距推荐值参阅表3-4。3.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中央视觉—视维细胞(感色能力强、能清晰分辨物体)。周围视觉—视杆细胞(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具有分辨物体深浅、远近等相对位置的能力,形成立体视觉。5.色觉和色视野,见图4-7。6.暗适应和明适应,见图4-8。视觉特征:4.3听觉机能及其特征2.动态范围(声音的强度)听觉声强的动态范围=正好可忍受的声强/正好能听见的声强。(1)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2)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1)与(2)都与频率有关系,是在某一频率下的听阈值或痛阈值。(3)听觉范围:由听阈和痛阈两曲线所包围的听觉区,见图4-11。3.方向敏感度(双耳效应)(1)时差:∆t=声源到两耳的时间差。人耳可觉察到的声信号入射的最小偏角为3°。(2)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方向的声音的感受能力不同,见图4-12。由于头部的掩蔽效应,造成声音频谱的改变。4.掩蔽效应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4.4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4.5神经系统机能及其特征4.6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用概率定义,若出现“0”的概率不是1/2,而是P,出现“1”的概率是1-P,则该信息量可由下式计算:H=-Plog2P-(1-P)log2(1-P);注:当P=1/2时,恰好H=-log2(1/2)=log22若信号源S中有n个相互独立的不同信号,某个信号j出现的概率为Pj,且Pj之和为1,j信号应出现nPj次,则所有信号的平均信息量为:H=(-nP1log2P1-nP2log2P2-…-nPnlog2Pn)/n=-∑Pjlog2Pj(j=1…n)显然,当Pj=1/n时,H达到最大Hmax=∑(1/n)*log2n=log2n当n=2时,即与一位二进制编码表达的最大信息量一致H=log221=log22Hmax=log224.6.3感觉的信息处理3.编码辨认工作—数码、字母、斜线搜索定位—颜色、数码、形状计数工作—数码、颜色、形状比较或验证—各方法几乎没有区别4.6.4中枢信息处理4.7运动系统的机能及其特征4.7.1骨的功能和骨杠杆4.7.2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4.7.4肢体的动作速度与频率4.8人的运动输出4.8.2运动速度(用完成动作的时间来表示)4.8.3运动准确性附录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图4-10图4-11图4-12图4-13图4-14图4-15图4-16图4-17图4-18图4-19图4-20图4-21图4-22图4-23图4-24图4-25图4-26图4-27图4-28图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