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实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今年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如果真能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急功近利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向标也会明朗很多。然而,因为过去批判过“仁义礼智信”的遗害尚未去除,还有一些人对“五常”的真正涵义不是很了解,不免会产生很多的误会,以为我们又要回到封建社会去了。那么。何为“仁义礼智信”呢?所谓“仁”,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将他人也看作同自己一样的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恻隐之心,是爱人之心,是不伤害他人,是做任何事、说任何话、动任何念都要顾及他人。仁是我们道德生命的根本,如果人没有了仁爱之心,谈什么道德、谈什么集体主义都是假的。我们现代社会缺乏的就是仁爱之心,做事情都考虑自己,一些行为已自己为中心,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当然为别人的人也有,我们要积极学习这种仁爱的心,用一颗仁爱的心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要知道集体有时也可能是为了一己之利,如小集体的利益,地方保护主义等等。所以每个人都要有仁爱之心。所谓“义”,是应当去做的公益之事,是对他人对大众有利益的事。“义”的原则往往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也是一定社会的法律前提。义是为仁之事,是为大众谋福祉。义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他人,为了大众。集体里面如果没有义,个人只图私利,集体何以存在?义字当头,我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就来得简单一些了,大家也就不那么斤斤计较了。随着人类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人类在道德原则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共识,那些被人类普遍认为是“适宜”的道德原则,就是“天下之公义”。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赋予“义”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所谓“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合乎伦理的言谈举止规范。礼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这些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也仍然需要。礼的本质是自卑而尊人,是尊重,是恭敬,是举止得体。人人都喜欢他人对自己有礼,集体里面如果没有礼,没有对他人的尊重,集体如何和谐?礼是我们回报自己最好的通行证,没有礼,就没有我们和谐的社会。所谓“智”,是能辨别是非芊殖蠖瘛V鞘侵雷约河Φ弊鍪裁矗挥?该做什么。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人类不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探究万物,掌握规律,创造文明,积累起越来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犹如漫漫长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所谓“信”,就是诚信,是承诺,也是责任。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没有了信,人人之间就如同隔了一道鸿沟,即使表面上签下了合同,还是想尽方法去钻合同和法律的空子。一个集体里面如果没有了相互之间的信任,集体亦如同一盘散沙,是没有力量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上传诵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迫切。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有些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个人要诚信,集体更要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好自己。在仁义礼智信中,仁为根本。失去了内心之仁,也就没有了义;没有了内心之仁,礼就成了矫饰和造作;没有了仁,智也就成为巧舌和狡辩;没有了仁,信也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为了害人去守信。李汉秋说,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在华夏神州已影响人们两千多年,贯穿于中华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成为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仁义礼智信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发挥凝聚剂作用的重要因素,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李汉秋说,仁义礼智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精神化解剂,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催化剂。弘扬仁义礼智信并加以现代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当前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仁爱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