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线上教育教学计划范文(4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教师线上教育教学计划范文(4篇).pdf

2024年教师线上教育教学计划范文(4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线上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一、主要工作目标1、认真制订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课时计划等。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3、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4、认真上好“两操一课一活动”,做到保质保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5、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继续抓好学校运动队的业余训练。组织好全校各项比赛等。6、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二、教研工作具体措施1、组内采用参与式、互动式、进行教学设计、案例的研讨。2、加强备课制度,在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业务能力上要进一步突破,要积极参与各级的业务竞赛,特别是年青教师要力争出成绩。鼓励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校公开课、校际公开课。3、加强体育组的教育教学研讨。以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情况,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的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4、坚持教研组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相互切磋,相互帮助,通过努力和不断完善,以促进全组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学校体育常规工作四、搞好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创建体育工作特色教师线上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二)一、摸清学生线上教学的“底”1、对居家上网课所学内容,科学命题,进行学情测查。2、发布问卷调查,分主题、分考点统计学生学习情况。拿到学生反馈后,教师要全局考虑,分析学情。掌握较好的内容开学后就少讲或由学生讲,掌握不好的内容就巧妙设计,或与新课结合建立知识图谱,或独立安排课时进行难点突破。3、找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起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各异,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学生网上学习疑难、关键性问题有哪些,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等,与学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点”。4、制定知识内容清单。5、可以让学生自行列出考点,设计考题。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考题进行精选,汇编成摸底卷,在开学时供集体测试使用,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所学情况,找出问题,后续跟进。二、多措并举,差异化的异步学习、确保教学质量策略一:校级学科能级走班、班级同质分组分层学习。以年级学科或班级为单位,依据学情测查数据,学生自主选择加学科教师引导,实行同一学科三级同质分班、分级,切忌按总分分班、分组,一定要按学科同质分班、分组,一个学生数、英、理化可能选不同层级。走班、同质分组的班级复式补学定位:避免优等生重复学,中等生表层学,差生虚假学。优等生学科班、小组,以自主学习为主,重在拓展提升,重在知识综合运用、新情景中创新应用。中等生学科班、小组,以相互讨论为主,重在查漏补缺,重在答疑解惑。潜能生学科班、小组,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重在概念、定理建构,重在夯实双基、跟上进度,不影响后续学习策略二:1+13补学。对学科前十名拔高内容难度,让其独立钻研,让班级____名至____名学生当小老师,一个人带3、____个学困生,实行小组小先生制。因中等生、学困生思维差异较小,中等生讲题学困生能听懂,同时中等生给差生讲一遍,胜自己学几遍,教会别人是最后的学,这样差生学会了,中等生知识深度理解、重新建构了,也跨入优生行列了。策略三:双测重点强化法。对某一知识点,依目标先前测;据前测暴露问题,有针对性答疑、解惑、合作研讨、针对性练习;后测,检验补学效果。策略四:以新带旧法复课后开始学习新课,遇到前面知识点、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旧知链接形式进行系统补习。即学新课,用什么补什么,以新联旧,以新带旧。策略五:补学新知再次串联法。对宅家上网课调整的内容如口语交际、理科实验,可以以此重组课程设计、学程设计,采用串联思维统整、建构方法,在新情景中实现思维生长、深度学习。策略六:翻转课堂法。居家上网课权当学生看视频、听直播自学,一上课就进入主干问题研讨,个人、小组问题答疑,最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并进行针对性测查。复课后,采取个性化选择、私人定制、“六法”补学,实现差异化的异步学习,让补有新收获、学有新提高。三、实施课堂微创新,让学习后半学期知识课堂真正高效起来设计课堂微创新切入点:切入点2:学程、学时代替传统课时,提供学习地图,搭建脚手架。切入点3:尝试学教评一体化。明确目标和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从关注设计目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