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答案“上组限不在内”的规定是指A分组标志不应有上组限B相邻两组的上、下组限不能重叠C连续型变量的上组限必须和下一组的下组限一致D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上组限的变量值不算在本组内,计入下组限的一组内。D“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理论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A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A.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B.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按照两个相互依存的变量变化方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A显著相关和不显著相关B单相关和复相关C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D正相关与负相关D变量是()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值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D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B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A.变动趋势B.集中趋势C.离中趋势D.一般趋势C标准差反映了总体分布的A集中趋势B离散趋势C从属关系D相关程度B常用的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指标主要有5种,其中:A.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B.众数和异众比率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C.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D.中位数和四分位差能反映的现象的集中程度C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数据D.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C抽样估计中所谓的抽样误差,就是指()。A.登记性误差B.代表性误差C.系统性误差D.偶然性误差D抽样推断的最终目的在于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全及总体的单位情况C.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据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C从总体N=100,=160中,随机抽取n=16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平均误差最接近的数是A.10B.C.2.9D.3.7C从总体N=10000,=900中,随机抽取n=10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平均误差最接近的数是:A.9B.3C.3.33D.0.33B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B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A.r,nB.r-1,n-1C.r-1,n-rD.n-r,r-1C当变量x按一定方向变化时,变量y也按照同一方向围绕某一定值发生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完全相关B.虚假相关C.直线相关D.负相关C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C当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数值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平均增长量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C当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需要用()作为各组的代表数值。A.各组的上限B.各组的下限C.各组的组中值D.以上都可以C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附近时,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r=|1|B.-1<r<0C.0<r<1D.-1<r<+1D当我们考虑两个(或更多)事件并希望确定它们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时,需要使用()。A.概率的乘法法则B.概率的加法法则C.全概公式D.贝叶斯公式B当我们要比较两个总体某项指标平均数哪个代表性更好时,一旦两个平均数不相等应该用()来评价。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D当众数组前一组的频数多于众数组后一组的频数时,即则众数()。A.小于组中值B.大于组中值C.既可小于组中值也可大于组中值D.无法判断A的拒绝域为()。A.B.C.D.C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成绩C对均值表述正确的是A因为均值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所以它比中位数和众数更具有代表性B因为均值易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所以在反映现象集中趋势时它不如中位数的代表性高C因为均值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所以它最能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因为均值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并根据全部的数据进行简易计算,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但必须注意偏态分布时,它的代表性较差。D对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成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元。A.450和750B.500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