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_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_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_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_百.doc

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_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_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第03期湘潮(总第377期)湘潮(下半月)2012年03月2012年03月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高畅(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摘青岛266100)要:淮阳太昊陵庙会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以前,是豫东乃至中原地区规模较大的庙会之一。近几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都会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来庙会进香朝拜或是旅游观光。以庙会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丰富现代城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太昊陵;庙会;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2)-03-0016-01自南阳附近,东至安徽西部,北至山东西南,南至湖北是其中人数最多的地区。在为期一个月的庙会期间,每天人流量都会多达达20多万人,2009年农历二月十二日,而太昊陵景区单日客流量达到52万余人次,创下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客流高峰。[3]庙会除举办盛大的祭祖大典外,还在太昊陵午朝门前面积达约为六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统一搭建临时的商铺。庙会期间两侧全部搭建为临时商铺,所经营类别主要是日常祀神用品和生产生活用品,以及民间工艺品等。另外还有各种极具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供游客自由选择。庙会上的娱乐方式除担“担经挑”等传统的祭祀活动外,还有唱大戏、跑旱船、舞狮子、扭秧歌、走高跷等传统民间艺术。三、太昊陵庙会的意义“借端演戏,男妇趋走若狂,原非淳俗,乃穷乡僻壤人民,资生不给,独喜看戏。好事者为首敛财,从中射利,而穷民偏安心忍受,乐此不疲。[4]这是清代一位县令评论当地庙会活动所说的一番话,”从中我们看出庙会活动对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还有庙会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商贸。而在今天,民间节日依然在尽着一如既往的各种社会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资需要整逐渐得到满足,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而传统的民俗文化是正是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总之,太昊陵庙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综合应用,既是少年儿童的乐园,又成为成人难得的放松场所。所以,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应充分关注这种民俗文化。而各级政府也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庙会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淮阳太昊陵概况太昊伏羲氏是我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个远古时期的圣明帝王,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就是其陵庙。中国远古历史传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黄炎二帝、夏禹商汤等都有不只一处疑似的陵寝,说法和出处都莫衷一是。而太昊伏羲氏死后,有记载说“葬于[1]陈。神农氏践位”陈就是淮阳的古称,是传说中的伏羲定都之。所。而且这里从春秋时便有太昊陵墓的记载,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修复朝拜的记录。如今,淮阳太昊陵已形成南北中轴线长约750米占地约575亩的巨大陵区,依次分为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陵庙内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如果把中轴线各个建筑的大门依次层层打开,从南面第一道门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看到园内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的巨大陵墓。太昊作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陵庙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二、太昊陵庙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太昊陵庙会,当地人又俗称“人祖庙会”二月会”相传,、“。6000多年前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宛丘(即今淮阳地区),在以淮阳地区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开启了华夏民族的文明起源。伏羲氏教会大家打猎捕鱼,饲养牲畜,加热食物,进而创立婚姻制度,结束原始时代生活方式。他还发明了最原始的乐器——琴瑟,用来教授人们简单的礼乐。他的一系列的创造犹如一盏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因此伏羲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被后世推崇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成为中华民族尊、“,崇敬重的人祖。后人为了追念他的功德,在太昊伏羲氏的长眠之地淮阳建有陵庙。且于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其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一直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古代帝王大多喜欢用传说神化自己,太昊也成为重要的传说对象。所以,“朝祖进香”这种的太昊陵庙会一直非常隆重,仅明、清两代,朝廷先后派52名大臣到太昊陵谒致祭,祭品达30多种,相当丰[2]盛。每次逢会,整个太昊陵区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到了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徐世昌等,也都曾亲制匾额,以示奉祀。如今的太昊陵庙会,会期与以往相同,但规模却更加宏大,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朝祖盛会。朝圣者已遍及全国以致世界各地,而西参考文献:[1(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太吴伏羲氏》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2]郑合成.陈州太昊陵庙会概况》M].开封:[《河南杞县教育实验区出版,1934年版。[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