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专题四老舍自传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专题四老舍自传学习教案.ppt

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专题四老舍自传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舍自传(zìzhuàn)老舍传【赏析】爱国激情人人皆有,难得(nándé)的是,在遭到不幸时,能以国家为重,对个人荣辱得失不去计较,仍然自励自勉,奋斗之志不减.这首诗就显示了陆游身处逆境时的一颗赤子之心.1176年,陆游因为写了许多主张抗战的诗歌,触怒了朝廷,当局借故免了他的官职.陆游愤懑之极,一连(yīlián)病了二十多天,身体受到极大伤害。这首诗就是病后写的。尽管“病骨支离”,政治上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国家大事不敢有一刻忘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事定犹须待阖棺”。诗人将个人屈辱置之脑后,而以国家为重,这种精神境界是很高的。下面几句把“忧”字展开来写,诗人的眼界多么开阔,心中天地极为宽广。他想到了代表国家的宗庙社稷,想到了沦陷区的广大同胞,想到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自己要学诸葛亮为国事鞠躬尽瘁。于是一个动人的镜头出现了:“夜半挑灯更细看(xìkàn)”。诗人没有屈服,没有萎靡,而是更加振奋了。这最后一句的特写,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高风亮节。基础自主(zìzhǔ)学案/三、词语辨析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两者都可指读书等理解不深刻。“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dǒngde)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例:①幼读三百篇,__________。②起初,是小时候在家乡农村半生半熟、________地读过一些剑侠小说.四、词语(cíyǔ)释义①失怙:____________________②搁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枝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chēnghào).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miáoxiě)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代表作有《________》《茶馆》等。2.资料链接《老舍自传(zìzhuàn)》:1939年8月下旬,老舍自香港到广州,在羊城小住期间,香港《天天日报》向他约稿,老舍便在中山大学招待所写了一篇自传(zìzhuàn)。全部自传(zìzhuàn)仅200余字,不仅概括了老舍40年沧桑经历,而且也特征鲜明地叙述了他的家境、教养、品格爱好、人生态度乃至对黑暗、愚昧社会的嘲笑与否定,包蕴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老舍传》:这是教材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全面介绍了老舍的创作和经历。六、整体(zhěngtǐ)预知课堂(kètáng)互动探究传记又以极为简练的语言(yǔyán)描绘出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加以介绍:孝爱老母、教书为业、甘于寒贱、儿女可爱,喜读书写作、为人处世认真。文字简约,内涵丰富。寥寥几笔,如同大写意图画,将传主情态、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2.从《老舍自传》这篇自传中,我们能感受到老舍怎样(zěnyàng)的文风?【提示】因为是自传,老舍可以放胆自嘲,文章也因此显得活跃跳荡,充满情趣.我们要从作者看似调侃的文字中,体味其中隐含的真挚与深情.“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幼而无父可见生活的孤单,帝王不存,可见社会的动荡.因此,幽默中体现了生活的辛酸悲苦.他孝顺慈母,但自嘲为“布尔乔亚之仁”,“布尔乔亚”是“资产阶级”的法语音译,出自于人的本性的仁爱之情应该是没有什么阶级差异的,摒弃不了许多人批评的“小资”情感,其实是作者(zuòzhě)对母亲的孝顺!许多人购奖券,是期望有意外的收获,期盼的总是得头彩,而作者(zuòzhě)却说“以得末彩为荣”,从这句话可以推想,大多数时候,连“末彩”也没有中上,但是,对于“甘于寒贱”的人,是本不求意外之财的。他写小说,没有自抬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只是为了“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轻松的话语体现了作者(zuòzhě)做人的低调;“散碎文字,随写随扔”,既表明作者创作之勤之丰,也表明对自己文字“亦不重视”,他没有自我陶醉(zìwǒtáozuì),自我欣赏,文章出来以后,就任由读者去评说了。“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而又恬然自得之情。“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体现作者坚守做人原则的风范。因此,全文语言质朴,但却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惯有的幽默风趣的风格。3.《老舍传》相比较(bǐjiào)《老舍自传》有什么特点?【提示】《老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