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创始人12月1日,社交网络巨子、脸书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成功晋级成为一名爸爸,并给自己的女儿送上一份独特的礼物:捐出在Facebook公司99%股份,目前市值约450亿美元。他成立了以自己及太太姓氏为名的基金会“ChanZuckerberg”,旨在提倡平等及儿童权益,为女儿、也为全世界的孩子打造一个更美好(měihǎo)的世界。马克·扎克伯格(MarkElliot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男,出生在美国纽约,犹太人,是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gūjì),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5亿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2010年7月9日《财富》杂志网络版评出了全球科技市场最聪明创始人冠军。2010年12月当选年度时代人物。截至2010年3月,他拥有24%的Facebook股份,他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总资产达40亿美元。姓名:马克(mǎkè)·扎克伯格出生日期:1984年5月14日出生地:美国纽约学历: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主要成就: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创始人,“盖茨第二”的美誉。扎克伯格生于1984年,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很多业内公司(ɡōnɡsī)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微软公司(ɡōnɡsī)。但是扎克伯格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黑客事件之后(zhīhòu)不久,扎克伯格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命名为Facebook。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扎克伯格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在2010年福布斯公布的资产排行榜里,扎克以40亿美元成为了最年轻的入榜人。哈佛岁月(suìyuè)创业(chuàngyè)经历:哈佛大学辍学生创业(chuàngyè)根据雅虎公司的估计,到2015年FaceBook在美国的注册用户会达到5250万,有60%的学生和年轻人都会使用该网站,远远高于2005年的8%及去年的18%。雅虎预计,到2015年,Facebook营收有望达18.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告(guǎnggào),网站的广告(guǎnggào)收入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之巨。生活态度他每天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身穿T恤牛仔裤和脚踩拖鞋,一身的休闲(xiūxián)打扮。扎克伯格曾登上《新闻周刊》封面,接受采访时,依然是T恤和便鞋的休闲打扮,甚至在2007年的一次科技论坛(lùntán)上,他面对采访露出虎牙的同时也翘起了二郎腿,秀出了穿着阿迪达斯拖鞋的脚丫。有传闻说,当年扎克伯格拒绝微软高层主动提出的约会,原因只是微软要求早上8时会面而他起不了床。关于(guānyú)“盖茨第二”个人(gèrén)成就当选(dāngxuǎn)《时代》周刊年度人物2010年10月1日根据马克·扎克伯格个人经历拍摄的传记类电影《社交网络》在美国上映。此片是具有鬼才之称、《七宗罪》的导演---大卫芬奇的又一力作,比较(bǐjiào)全面真实的讲述了马克·扎克伯格创业与成功的经历。此片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几乎所有西方的主流媒体都给予其5星级评价,深受年轻人追捧。感情生活2012年5月19日和华裔(huáyì)女友普莉希拉-陈成婚。扎克伯格的连帽衫经济学社交网站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是美国现下最有钱的富豪之一,但他从不炫富,连帽衫和拖鞋(都是些很常见的牌子)是他的最爱。不久前在Facebook的IPO路演中,小扎仍然身穿连帽衫,不过这次(zhècì)他受到了华尔街一些分析师的批评。比如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批评说:“我认为这是不成熟的标志,他必须认识到他正在吸引投资者,必须向投资者表示尊重。”显然,扎克伯格是个公众人物,因此,他不再需要用衣着来证明自己的身价和能力。分析师帕赫特也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乔布斯的穿着随性也是出了名的,他永远是黑色高领套头衫配牛仔裤和运动鞋的搭配,而比尔?盖茨也是一件宽松的毛衣,里边加一件领子永远没有翻好的衬衫。扎克伯格的这身打扮会让人想起他的这两位精英前辈。连帽衫暗示着他将继承IT界领袖的衣钵,这个信号可远比高级西装的信号来得值钱得多。他在高中时放弃了百万美元年薪,毅然进入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