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了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书改变了我.doc

读书改变了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儿童时读司马光、岳飞、薛仁贵、孙悟空、诸葛亮、包公等等故事难以忘怀回想起来,从记事起,第一个使我得书瘾的正是他小学的启蒙语文老师,她在课中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司马光、岳飞、薛仁贵、孙悟空、诸葛亮、包公等等,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入了迷。从此我就开始搜罗那些故事书,《包公案》、《三侠五义》、《封神榜》、《西游记》、《说岳全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只有在图书馆度过我少儿时光难以忘怀,看书通读虽然有些字还不认得,但捧起书就滋滋有味地阅读。上高中他上图书馆突然看到一本《红楼梦》横体字,读起来虽然不习惯,但他还是如饥似渴的阅读。《红楼梦》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尔后我自己购买收藏了从民间到90年代的红楼梦各种版本10多套,放在案头,百读不厌,细细品味着曹雪芹有关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的生动描写,不知不觉,有如走进了大观园与贾宝玉同呼吸共命运了,这本书引领我在古典的世界里恣意遨游,无倦无休。书房里的书,不可能都读,每当我得到一本书,先翻一下目录,再看前言后记,对书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然后分门别类放到一定位置上。等需要参考时再取下详读,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有藏书,特别是拥有一间有太狭小的书房,我是很满足的。走入书房进入了自己的读书天地,思路就开阔了,灵感就会产生,文思就会喷漏,一切的烦恼和不快都抛到九霄云外。我这10年期间,我对鲁迅全集感兴趣,起初还是看他的小说,从《狂人日记》读起,随后再读《呐喊》、《孔乙已》、《药的明天》、《祥林嫂》、《阿Q正传》、《准风月谈》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个个都不同,但鲁迅笔下的“狂人”、“吃人”、“被人吃”的血淋淋的历史,这些描写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读鲁迅的作品愈多,愈觉得他的人格的伟大,读过他的杂文,他那爱憎分明、洞察是非、顶天立地、大义凛然、冲锋陷阵的精神令他敬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性和风范,英雄气概和度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我收藏了鲁迅和有关的鲁迅评价的书籍将近2000多册,这些书是我收藏的重点。《三国演义》我收藏了民间石印本散册100多本,是他经常翻阅的书籍,百读不厌,赵子龙浑身是胆,张飞性如烈火,诸葛亮料事如神,刘备的仁义道德,曹操的奸诈等等。描写的有声有色,对提高他的写作能力,研究古典小说,描写风格提高较大。《三国演义》这部书,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够使你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好恶爱憎的感情,这种情感,直通你的心灵,深入你的骨髓,将熔铸你的整个品格和人格,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通读了十几遍,如今回忆起来,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书是人类认识知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智慧的佳品。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也存于这个民族的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刚进入大学读书,我对外国文学感兴趣,如歌德的《少年牛顿的烦恼》,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卢梭的《忏悔录》、小仲马的《茶花女》等。它们都给他留下特别深的印象,阅读这些小说,体味人生百态,外国小说的收藏也是他的一个重点。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回首他的收藏往事,感慨万千,我收藏有《救亡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1000多份,田间的抗战诗抄,以及各种抗日书籍文献资料1000多件,这些资料见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对青少年是个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学教材。启迪青少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革命精神。读书、藏书开拓我的内心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书藏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和精神食粮,对文化学习的工具必不可少的书籍,对我永远是生活中的伴侣,是良师益友。我10多年来也喜欢收藏历书,历书可谓生活小百科全书,内容五花八门,包括了民俗、婚俗、文书、讣告引状、祭文、扫墓、红白喜事用语、对联、寿语、历史典故、以及日历等。历书古称“通书”“时宪书”,在封建王朝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布的,所以又称“皇书”。据记载我国的历书,最早被人引用,是在崇祯二年到七年(1629~1634)在徐光启组织下,编纂了一本历书,叫《崇祯历书》,清初传教士把这本历史,略加补充整理,改书名为《西洋历法新书》。古代历书是天文研究者,学习天文的主要著作,因此说历书对我国天文学发展影响巨大。从史料记载,历书古称“宪书”“皇历”产生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记载了日、月、国家、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明代历书叫《大统历》,清顺治年间改为《时宪历》到乾隆时因避讳,而为《时宪书》,清代历书内容丰富,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统统附上,还有各种“尺牍”,联对、法贴、谢贴、呈文诉状、民间偏方、春牛图、九九消寒图,可称“万事不求人”。此外历书还登载了一些民俗内容,如“张天师祛病术”“诸葛马前课、周公解梦图、易经八卦、六十四关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