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苏南京市2019选聘10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5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苏南京市2019选聘10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苏南京市2019选聘10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江苏南京市2019选聘10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试题及答案解析/NUMPAGES98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材料-江苏南京市2019选聘10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试题及答案解析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是各个经济主体分散决策,政府直接调控。()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解析】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分散,一切生产经营决策由企业自主决定,政府间接宏观调控。故本题错误。2、中国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等;第二是无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第三是不能降解的垃圾,如塑料、金属、玻璃等。解决垃圾问题,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单项选择题A、添加食物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B、开发废弃物转化的技术C、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力度D、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答案】A【解析】开发废弃物转化的技术,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力度,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都是加强或者无益于环境管理的行为,只需A项可能制造更多的生活垃圾,是不可取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时效率最高的是()。单项选择题A、法定继承B、遗言继承C、遗赠D、遗赠抚养协议【答案】D【解析】《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言的,按照遗言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言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言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言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言全部或部分无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就看作是通常情况。故本题答案选D。4、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答案】B【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而,选项B不全面。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的过程。多项选择题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回到本来出发点的循环C、直线式前进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答案】A,D【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本人、发展本人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因而,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本来的出发点,而是方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故AD正确,BC错误。6、在行政管理中,要以不变应万变,用行政统一标准来寻求实效,实现目标。()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行政管理的毕竟目的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实践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既要根据国情,又要根据国际情势并借鉴他国的经验,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故本题说法错误。7、下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改革为基本内容B、“工农武装割据”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C、“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D、“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解析】“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革命方式。故A项说法错误,B、C项说法正确。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体现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