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设工程劳务工人水暖工工种培训讲义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不论是独立的还是共用的给水系统,均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配水装置、给水附件等部分组成。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根据所接纳排除的污废水性质,建筑排水系统可分为三类:生活污水系统、生产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排水系统一般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系统、通气管系统、清通设备、抽升设备及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等组成。建筑采暖系统由热源、管道系统和散热设备组成。1、热源:热源是指燃料产生热能,将热媒(载热体)加热点部分,如锅炉。2、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指由室外、室内管网组成的热媒输配系统。3、散热设备:散热设备是将热量散入室内的设备,如散热器、暖风机、辐射板等。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一、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1)管位确定。先了解和确定干管的标高、位置、坡度、管径等,正确地按图纸(标准图)要求几何尺寸制作并埋好支架或挖好地沟。待支架牢固(或地沟开挖合格)后,就可以安装。立管用线坠吊挂在立管的位置上,用“粉囊”(灰线包)在墙面上弹出垂直线,依次埋好立管卡。(2)引入管的布置。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应从靠近用水量最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地方引入,这样可使大口径管道最短,给水较可靠。布置引入管时,应考虑水表的安装位置,如水表设在室外,则需设置水表井。在寒冷地区不需考虑引入管和水表的防冻措施,且要考虑不受污染,不易损坏。引入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不小于0.75m。(3)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其他设备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管线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与各种相?因素的关系,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利于安装、维修。管线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水平干管沿建筑内高层(各区高1层)顶棚布置,由上向下供水的称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埋地或布置在建筑内地下室中,底层(各区底层)走廊内由下往上供水的称上行上给式。室内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平行埋设和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15m。交叉埋设时,给水管应布置在排水管上;当地下管道较多,敷设有困难时,可在给水管道外面加设套管,再由排水管下面通过。给水管道可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但给水管应布置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或蒸气管的上。给水管道不宜与输送易燃易爆或有害的气体及液体的管道同沟敷设。2.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1)管道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卫生标准要求,室内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1)明装。明装是指管道在建筑物内沿墙、梁、柱、地板暴露敷设。2)暗装。暗装是指管道敷设在地下室的天花板下或吊顶中,以及管沟、管道井、管槽和管廊内。管道暗装时,必须考虑便于安装和检修。(2)管道穿墙。1)穿过楼板。管道穿过楼板时,应预先留孔,避免在施工安装时凿穿板面。管道,尤其是热水管道通过楼板段应设大套管。对于现浇楼板,可以彩预埋套管。2)通过沉降缝。管道一般不应通过沉降缝。实在无法避免时,可采用如下几种办法处理。①连接橡胶软管。②连接丝扣弯头。③安装滑动支架。3)通过伸缩缝。室内地面以下的管道尽量不通过伸缩缝,必须通过时,应采取措施使管道不直接承受拉伸与挤压。室内地面以下的管道,在通过有伸缩缝的基础时,可借鉴通过沉降缝的做法处理。(3)管道连接。为了保证管道畅通,必须使连接严密。二、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管道工作时的最佳水力条件。为满足管道工作时的最佳水力条件,排水立管应设在污水水质最差、杂质最多的排水点附近。管道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宜作直线布置,并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为使管道不易受损,排水管道不得穿过建筑物的沉降缝、烟道和风道,并避免穿过伸缩缝,否则要采取保护措施。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到重物压坏处或穿越设备基础。3.不得影响使用安全。为了不影响使用安全,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4.便于安装和维修。排水管与建筑结构和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一般立管与墙、柱的净距为25mm~35mm,排水横管与其他管道共同埋设时的最小净距水平向为1~3m,竖向约0.15m~0.20m。清通设备周围应留有操作空间,排水横管端点的弯向地面清扫口与其垂直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15m,若横管端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则堵头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4m。三、采暖系统管道敷设2采暖系统管路布置的原则是:管线走向应简捷,节省管材并减少阻力;便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