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论文关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论文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当前,一些高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教师队伍偏年轻化、缺少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单一、考核和评价方式滞后等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探索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增加课程实践环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等,能有效提升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制图;教学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旨在为相关工程人才进入业界提供教育质量保证。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来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笔者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以期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师队伍偏年轻化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注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积累较多的工程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目前,从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青年教师多为高校直接引进的专业人才,他们有活力、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相对缺乏工程实际的绘图和读图等能力。这容易造成青年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能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准确执行“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部分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能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与工程实例紧密地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二)缺少实践环节机械制图课程主要设置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理论课程结束后,后续学期的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致使学生学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掌握得也不扎实。很多大四学生在运用制图知识做毕业设计时,绘制的图纸错误百出,任课教师也普遍反映学生绘制的图纸质量不容乐观。(三)教学方式单一机械制图课程目前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些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导致课程枯燥无味,学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信心,也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四)考核和评价方式滞后机械制图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比较滞后,普遍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评价体系。平时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组成,期末成绩主要是卷面笔试。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出现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相差较大的情况,这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完成平时作业时照抄照搬现象比较严重,平时貌似表现良好,但一到期末考试,一些比平时作业更为简单的题目都不能正确解答。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目前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不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也不能向任课教师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相悖,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要求。(五)班级学生多随着高校的扩招,机械制图课堂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机械制图课堂的学生人数为60~120人。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绘图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的班级体制教学很难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远远达不到工程教育的要求。二、机械制图教学探讨(一)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高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多参加企业实践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培训,让他们经常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高校要在青年教师工作的'第一年实行“导师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青年教师随堂聆听老教师讲课,并协助老教师批改学生作业。通过一年的观摩学习,在老教师的帮带扶持下,青年教师会成长得更快、更好。高校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论专业说课程”比赛,让青年教师在比赛的推动下,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各章节内容、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培养目标是如何环环支撑的,通过比赛,青年教师能把机械制图课程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这会使青年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二)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课程实践性很强,特别是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在学生大一或大二时讲授课本知识,在大二和大三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如测绘或课程设计等,以强化对学生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