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一条****淑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docx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7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1.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A.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分散性的消极作用B.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C.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政治动荡D.说明了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3.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B.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B.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C.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6.“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行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中共内部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有分歧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7.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据资耀华回忆:当时银号、钱庄坚决要求慎重处理,新式银行则一直要求早日实行,而外资银行则明确表示赞成。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B.中国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D.民国政府控制金融、巧取豪夺的图谋8.《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致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10.1944年10年25日《新华日报》短评:“渥太华杂志说:‘英国人民对于反对党的讨论、辩论和评论,非常重视,所以由国库拨款成立反对党,使之评论政府。’看了这消息不免使人大吃了一惊。理由不辨自明:让人民来评论,这种办法是不合于我们东方人的文化习惯的。东西文化的不同之点,恐怕这倒是一例。”本段材料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民众评论政府不利于抗战B.英国式的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C.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反对一党独裁D.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两者的政治生活11.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