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xx〕6号)、《东营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东营市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结合东营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东营市教育局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员培训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保障培训工作有效实施,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于全市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引领与创新,通过系统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熏陶,业内标杆职业精神的引领,以“教师职业精神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教师主动发展、内化教师自我发展行为”为主题开展远程培训,使全市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体味职业幸福感,传递教书育人的正能量,进而造就一批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培训目标全市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专业化理论水平、提升职业精神境界,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身心两方面减轻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学校发展合力。具体目标如下:(一)准确掌握教育发展形势,明晰学校发展核心价值,唤起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使全体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意识相结合,激发全员为学校发展谋利益的责任心。(二)引领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加强教师专业信念,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教师心理氛围,营造合作共赢的团队文化。(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供普适性的教学实践技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升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技术水平,实现教学技能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三、培训对象(一)各中小学、幼儿园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三)各级教研员。20xx年度东营市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项目学员不在本次培训之列。四、培训计划培训分六期进行,三年完成《东营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全员教师培训目标。总体培训时间:20xx年3月—20xx年12月。期数时间安排计划人数备注120xx.03-20xx.0620xx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管理干部、教研员为主220xx.09-20xx.124000以教师为主320xx.03-20xx.064000420xx.09-20xx.124000520xx.03-20xx.064000620xx.09-20xx.11统筹五、培训模式采取网上研修、专家答疑和现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上研修通过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平台开展,专家答疑和现场教学观摩结合我市实际需求确定,主要提供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六、培训内容(一)网络研修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力求形成多元化培训学习模式,既体现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共性需求,又考虑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既有工具性课程,又有文化素养课程。课程内容由以下六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教育政策和法规武装:使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地区教育发展形势、区域之间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了解依法治校相关法律法规与应对媒体技巧等;模块二学校管理创新与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引领教师成长,提升办学水平;模块三教师职业精神引领: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科学人文素养等,释放教师的生命激情;模块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模块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以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等;模块六关注家校合作共管: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明确学校及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家校合作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专家答疑与现场教学观摩1.专家报告每期组织1次专家报告。主题涵盖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职业精神、教师心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等。2.现场教学观摩本环节采取网上研修成绩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遴选,每期组织1次,每次限50人。(三)网上测评结业考试围绕每期组织的研修科目和教育实际,通过网上测评考试。(四)撰写研修报告每个学员在培训结束后需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研修报告。七、学员考核(一)成绩计算1.网络课程:占考核权重的40%;2.结业考试:占考核权重的30%;3.研修报告:占考核权重的30%。(二)结业必要条件1.参训学员完成以上所有考核环节学习考试任务;2.每门成绩不低于总分的一半;3.学习总成绩达到70分以上(满分100分)。(三)奖惩1.学员达到结业条件,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结业证书,并按有关规定折算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