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的时候,老师就一直不断教导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当时稚气未脱的我们简单地认为,向雷锋学习就是要多做好事,多帮助身边的人,就是要学习他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于是大家争相做好事,将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扶老人过马路这类的事虽小,但也干得不亦乐乎。如今,当再度提倡全社会向雷锋同志学习之际,却发现出现了不少质疑雷锋的声音,这在过去往往是不可想象的。在互联网上,或许是某种“娱乐至死”的意识使然,质疑者往往抓住雷锋一生拍了300多张照片、捐款金额与实际应有收入不符、赶时髦爱打扮等问题,用今天的一些所谓价值标准去衡量曾经的往事,对雷锋进行大篇幅否定。用他们的话说,好像一切都不再合理,似乎雷锋做的一切瞬间全变成了做秀。于是,雷锋精神便显得不那么严肃,几十年宣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举动更好像成了一场“闹剧”。但在我看来,1963年毛主席之所以提下“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字,并把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来宣传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是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过“大跃进”的经济灾难和随之而来的大饥荒。雷锋的出现,给正在挣扎中的中国人带来了许多鼓舞。陶克先生在《雷锋现象》一书中谈到“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年轻的共和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互敬互爱,助人为乐。”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无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方面,还是敢为国家、集体、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通过向全国人民推荐雷锋这个典型,对于提振全国人民的信心,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成长,无疑能产生积极、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雷锋的一生是很平凡的,甚至可以说,连死都是很平凡的,终其一生没有什么不平凡的经历和惊人的业绩。雷锋小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后又在团山湖农场和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因工作出色,多次获得“工作模范”、“红旗手”、“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称号。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就说明别人也可以做到,他的示范作用是有普遍性的。而雷锋之所以能够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在平凡中彰显伟大、成就伟大,则在于他的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奉献精神、律己意识。周恩来总理曾把雷锋精神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正因为他始终一贯的内在精神,才成就了他能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精神的诞生是有其必然性的,它代表了中国最传统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的“固有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自然积淀。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诸多思潮的涌动、物质的诱惑和功利的心态,让雷锋精神在诞生近五十年后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无疑对构建文明社会、重塑道德规范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人;做一个与时俱进、爱岗敬业的人;做一个利人利己、团结友爱的人;做一个坚苦朴素、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人。至于那些抛弃了善意的“质疑”,不要也罢。面对雷锋,不如少些“质疑”,多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