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继电器-接触器控制§8继电器-接触器控制§8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用数千继电器自制8位计算器2.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3.目的和任务熟悉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作用、特点、应用场所和表示符号;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电器定义:一种能控制电路的设备。常用的低压电器:(2)接触器非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没有动力结构,依靠人力或其他外力来接通或切断电路,如刀开关、按钮、转换开关等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有电磁铁等动力机构,按照指令、信号或参数变化自动动作,如自动空气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1)信号及控制电器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及实现控制电路中逻辑运算、延时等功能的电器。如:按钮开关、行程开关、刀开关、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2)保护电器用于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的电器。如:熔断器、热继电器、电流(压)继电器。(3)执行电器用于完成传动或实现某种动作的电器。如:电磁阀、电磁离合器。1刀开关(闸刀)(3)电路符号及代号在小电流的电路中,用来分断(隔离)电源,既取代刀开关,有时,还可以直接控制小型电动机因为它的体积小操作方便在机床中应用广泛(4)种类0位不接通I位X1-D1II位X1-D1X2-D2X2-D3X3-D3X3-D2输入:X1、X2、X3三相电源输出:D1,D2,D3三相绕组端子(5)电路符号及代号符号:同刀开关代号:QB或Q§8.1.2自动控制电器自动电器主要包括: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接触器是一种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能够利用控制线圈的电信号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带有负载的主电路(如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电器。分类工作原理线圈得电,衔铁吸合触点动作表示符号:灭弧装置按主触头所接回路的电流种类,接触器分为:常见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控制目的的自动控制电器。继电器的分类:1)电磁式继电器:结构及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大体相似a.电流继电器:根据电流信号而动作,具有保护作用。一般串于电路中。b.电压继电器:根据电压信号而动作,具有保护作用。一般并于电路中。c.中间继电器: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触头承受电流大(5-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37小型电磁继电器使用简介使用简介是一种常见的保护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主要用来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JR36使用热继电器时注意几个问题:是用来闭合和断开控制回路,以发出命令改变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常用的主令电器有:按钮、万能转换开关、主令控制器、行程开关等。LA18系列2.主令控制器与万能转换开关符号49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的保护电器。熔断器串于被保护电路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它的熔体能自动迅速熔断,从而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51熔断器的选配:无冲击电流的电路——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电路的额定电流有冲击电流的电路——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电路的额定电流如:交流电机三相绕组中,熔断器的额定=电路启动电流/K(K:1.6~2.5)不但能用于正常工作时手动通、断电路,而且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或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后的电器设备。DZ47高分断小型断路器§8.2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基本线路工作原理图:根据工作原理和便于阅读而绘制的电路图。主电路1)主电路:粗线,左或上部控制线路:细线,右或下部3.电气系统中的基本保护(2)长期过载保护装置:防止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等)长期过载而损坏用电设备。长期过载与缺相双重保护的控制线路(3)零压(或欠压)保护(4)零励磁保护:防止直流电动机在没有加上励磁电压时,就加上电枢电压而造成机械“飞车”或电动机电枢绕组烧坏的一种保护。零励磁保护线路:2.1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电路图中左边部分为主回路,右边部分为控制回路。C8-31.SWF2)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2)控制回路(3)保护: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电路(2)控制回路要求:启动时,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串接电阻,启动接触后,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网而运行。4.其它基本控制电路4、多电动机的连锁控制线路(b)工作互锁,可单独停车(c)工作、停车都有互锁(d)两电动机不能同时工作的互锁2)联合控制与分别控制多电机拖动的机械工作中常需要联合动作,而在调整时又需要单独动作。如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3)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台一般放在离机床较远的地方,得到所谓的遥远控制,而在机床现场也可以进行操作。4、多电动机的连锁控制线路例如:甲、乙两地同时控制一台电机。顺序控制电路(1):两电机只保证起动的先后顺序,没有延时要求。不可以!两电机各自要有独立的电源;这样接,主触头(K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