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孩子,你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未央区东前进小学张俊艳踏着2013年金秋的脚步,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在这金秋送爽的季节里,我们一年级四班这个小集体也组建成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小集体中,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成员——不在的个头,剪着运动式的短发;课堂上总是玩个不停,再有趣的课,她的注意力也集中不了一两分钟;写字跟不上,而且拼音的字母写得极不规范。她——就是我们班的郭一诺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少不了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也是希望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通过和家长沟通,才了解到孩子所受的学前教育不完整,幼儿园大班只上了第一学期,由于生病就没上第二学期。而幼儿园只有在大班这一年里,才集中学习学前知识,再加之家长认识上的偏颇——总认为幼儿园就不是学知识的阶段,所以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能学个什么样就学个什么样,包括日常行为习惯,幼儿园老师也从不跟家长沟通。再加上孩子大班第二学期没有上,跟老人在家里呆了一个学期,所以孩子的好多日常行为规范就不知道,更谈不上养成。所以就出现了文章一开始的情境——孩子不会上课,不知道课堂常规。现在在老师的教导下,即使心理知道,但是行动上也做不到。更为奇怪的一点是:有一天,这个孩子的妈妈突然打电话向我说,她的孩子哭着闹着说不愿意去托管(她爸爸妈妈都上班,没时间接送孩子,更没时间辅导孩子的作业,所以把孩子放在托管班了),而且饭量也变得可小,不愿意吃饭(之前孩子的饭量可大,而且吃饭吃得可好)。问我,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怎么样?这一下还真把我给问懵了。孩子在学校没有太大的异常反应,就是上课不会听讲,需要老师不停地提醒,写拼音跟不上班里的整体节奏,书写不规范,再没有别的表现。听她妈妈这么一说,我忽然意识到我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有点不够细致,以致于没有觉察出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这该从哪儿下手呢?直接问孩子吧,像她这么小的年龄,根本说不清楚真实的心理。有了,既然是不愿意去托管,不愿在托管阿姨家吃饭,我就先从托管阿姨处了解孩子在托管家具体的情况,然后再做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打算这么做,还没具体实施,班里双出现了另一个情况——一个小男孩(刚才那个是个小女孩),(也属于调皮、捣蛋类型的,上课不会听讲,两只手一分钟都不停。一节课40分钟,两只手玩40分钟,注意力就集中在自己的小动作上,眼睛一秒钟都不看黑板。但他有一点比那个小女孩强,就是写字速度能跟上,而且拼音写得比较规范,就是不会听讲,不会上课,而且这个习惯特别顽固),也是在这家托管着,也哭着闹着说不愿意去托管家(这个托管阿姨和他妈妈不是表姐妹关系,孩子把托管阿姨还要叫小姨呢!)通过和他妈妈交谈,才了解到孩子在托管家也是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手爱动,托管阿姨打手了。嫌托管阿姨打他手了,所以不愿去了。两个孩子同时不愿去了,而且才开学两个星期。托管的作用本来就是辅助老师、代替家长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孩子都不愿意去托管了,肯定对学习没有了兴趣,那么进而就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而且学校教育在这两个孩子身上也没有发挥出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就没有兴趣,他能热爱学习吗?经过仔细分析,我初步制定了扭转这个局面的几步计划。第一,找托管好好谈谈,了解孩子在托管处的表现,以及托管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对待孩子的态度,争取托管最大程度地配合;第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心理,进而对学校、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冲淡之前畏惧学习的心理。第三,将教室里的评比栏的主题换成“比比谁的进步大”,只要孩子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就给她在评比栏自己的名字后贴一朵标有‘进步’字样的小花,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别人的优点、长处,发现别人的进步。通过和托管交谈,才了解到托管班的老师要求严格,甚至是严厉,因为孩子的学习跟不上,写字跟不上,听到的都是批评的话语,拼音写得不规范,托管老师给撕了,让孩子重写,本身就写得慢,再一重写,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写完与写好呀!(这个孩子相当于初次接触拼音,很陌生,写字的速度很慢,握笔都不熟练)所以,一看到托管老师把作业给撕了,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就特别重,以至于孩子都没有写下去的勇气。所以就选择退缩、逃避。在学校,因为事事都拖到最后,而且有些任务在学校还完不成,因此很少得到奖励、表扬。两个学习的地方,都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只片面地追求教学效果,孩子学习的结果没有得到丝毫的肯定,更没有成功的体验。因此,以至于都茶饭不思。听到孩子家长这样给我说,我心里不禁自责:怎么能让这么幼小的心灵经历如此残酷的折磨呢?作为班主任,应该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应该让他们健康成长(这个健康,不仅应该包括身体健康,更应该包括心理健康),学习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