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是一滴露珠,滋润着美丽的苗圃。当蓓蕾绽开青春的笑脸,露珠的生命也正在干枯。但,我不悲伤——我自豪,我做了花儿的乳母。我是一寸泥土,把种子育成幼苗托出。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泥土仍默默地铺在原处。但,我不悲伤——我幸福,我是栋梁之立脚基础。我是一支蜡烛,照亮勤学者的征途。当他打开知识的宝库,蜡烛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珠。但,我不悲伤——我的光,已闪烁在有志者的双目。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讲的课文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声音吓坏/其实我很和蔼/寂寞老师的悲哀/说出来,谁明白/看看我把课讲明白。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有一段话,“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教育……就是在身心上发展的、自由的和自觉的人对上帝的最良好适用的那种外部过程。—————————赫尔曼·霍恩(唯心论者)教育的定义可以说是不断改造经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加广和加深经验的社会内容。—————————杜威(实用主义论者)教育学(Pedagogy)内容提要: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相对划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和科学教育学形成三个阶段。3.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物;(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从横向上看,其形式有:(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恩格斯曾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就是按照物质运动形式的区别及其固有次序来进行分类和排列的。正是根据这一原则,恩格斯成功地把科学分类的客观性原则同发展原则有机统一起来了。恩格斯的这一分类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把握科学和学科体系结构及其演化规律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1、《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孟子的教育思想论教育作用论教育目的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论教学原则与方法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专心有恒教亦多术荀子的教育思想论教育作用论教育目的与内容教学思想注重“积”“渐”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论教师理学的集大成的人物——朱熹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与教育内容论教学和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论教师与教学2、《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主要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意义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哲学应该由自然转向伦理;寻找道德的一般原则;教人学会做人;美德即知识;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内容创“苏格拉底法”健康在于锻炼教育观《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学习观——回忆说亚里士多德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论学前教育教学理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专业教育应该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之上关于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教学方法学习和休息交替对教师的要求(二)独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