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条****然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单选题(共60分)1.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答案】D【解析】【分析】略【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缺少自由劳动力,故D正确。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道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去了丑。就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答案】B【解析】【详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成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索,故选B;军备落后、经济凋敝、吏治腐败的根源都是制度落后,排除A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联系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分析解答。3.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时期颁布法令,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实行连保,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旨在A.塑造农民的集体主义的观念B.剥夺村社农民的人身自由C.强化村社管理保障地主利益D.由村社取代基层行政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来看,虽然村社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但是却要执行政府的法令,而且之上还有一个代表地主利益的调停人,因此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的塑造,A错误;材料反映了对人民管理的加强,剥夺农民的人身自由的说法过于夸大,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以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村社取代基层行政管理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C。4.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都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而进行的近代化改革,故A正确;俄国不是亚洲国家,故B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错误。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再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实际上农民除了要缴付赎金,还要负担各种临时性义务。故答案为D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包括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6.废除农奴制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一定程度体现近代法治原则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等字眼体现的是俄国司法的近代化,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司法近代化其实是并不适应沙皇专制统治需要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俄国司法改革的进步性而非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司法的近代化也是农民的愿望而非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司法近代化。7.“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并剥夺其土地B.解放农奴并分给其一定土地C.强化农奴制以巩固统治D.发动革命以求彻底解放农奴【答案】B【解析】【详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