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题方法.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学解题方法.doc

化学解题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从微观来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实例: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37.3%,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的盐酸中反应后,多余的盐酸用1.0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本题所发生的化学反应:KOH+HCl=KCl+;+2HCl=2KCl++↑若根据反应通过所给出的量计算非常繁琐,但若根据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全部来自盐酸中的,即生成的n(KCl)=n(HCl)=0.025L×2,最后可得氯化钾的质量为m(KCl)=0.025L×2×74.5=3.725g2.电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换句话说即化合价升降相等)的规律是我们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一把钥匙,巧妙地运用电子守恒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我们多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例:将纯铁丝5.21g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去氧化溶液中,待反应后剩余的离子尚需12mL0.3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被还原后的产物为()[A][B]NO[C][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变为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和得电子的总数设n为的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则(5.21g÷56)×(3-2)=0.012L×0.3×(7-2)+(2.53g÷101)×(5-n)解得n=2,答案选B3.电荷守恒在高中化学计算中,电荷守恒的应用十分广泛,原子的组成、分子的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电解质的电离、离子的水解无一不遵守电荷守恒规律。在实际计算中应用电荷守恒原理解题可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其中所有电荷的代数和永远保持不变。对于电中性溶液,其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实例:将15mL2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中n值是多少?本题中题干信息给出“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根据电荷守恒的观点,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相等,n()=n();即15mL×2×2=40mL×0.5×n;解得n=3。1.平均值法平均值法适合定性求解混合物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可能的成分,不必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物理量(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结合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物理量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必介于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混合物两成分的该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由此判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实例:例1、下列各组气体,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密度(同温同压下)不等于氮气的密度的是()[A]和[B]和CO[C]和[D]和本题是关于摩尔质量(或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平均值。依题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会等于28(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各组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都大于28或都小于28,因此只有D符合题意。例2、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为35,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溴的这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A]9、81[B]44、45[C]44、46[D]34、36本题是关于中子数或其它微粒数的平均值。由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原子序数知溴元素的中子数的平均值为80-35=45,则其中一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必大于45,另一同位素中子数小于45,显然答案是C。例3、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0ml跟过量的氧气混合点燃,当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少30ml,然后再通过烧碱体积又减少40ml(同温同压),则这两种烃为()[A]与[B]与[C]与[D]与本题是关于分子组成(化学式)的平均值。由阿佛加德罗定律有n(混合气体)∶n(C)∶n(H)=V(混合气体)∶V()∶2V()==20∶40∶2×30=1∶2∶3,所以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即碳原子数的平均值为2,氢原子数的平均值为3,所以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