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精品多篇】[前言]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篇一课题第8课走近机器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过程与方法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教学准备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机器人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二、课堂学习(一)机器人的诞生“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20xx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二)机器人的发展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三)机器人的分类简要介绍我国对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课堂活动1.将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2、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3.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四、课外探究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2、极域教学系统。3、相关图片、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播放《终结者》片断)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课题)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四、展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2)分析讨论结果。(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设计意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步走,给学生以梳理知识的过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五、总结反思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实,“机器人”就在我们生活中。一切技术的产生,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20年前,我们不可能会想象到今天手机的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他们会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束,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思考,你能大胆地想象一下,20年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呢?作业:与语文学科整合,想象作文:《我希望的的“多拉A梦”》。第1课认识机器人课时2望直港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机器人的组成。2.能够掌握机器人组件的知识。3.学会理解机器人“器官”与人类的相同和不同点。4.通过交流,了解每一部分组件的主要原理和用途。5.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6.感受机器人的工作特点。7.尝试将机器人的各组件与实物对应起来。8.观察机器人实物,体会机器人的组成特点。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2、极域教学系统。3、相关图片、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