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中医护理查房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1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血证中医护理查房学习PPT教案.pptx

血证中医护理查房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护理查房---血证主要内容概述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血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对多种血证尤其是轻中度的出血,大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及湿热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2.情志过极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4.劳倦体虚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5.久病或热病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①久病或热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②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③久病入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临床表现血证明显证候特征为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出血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出血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辨证施治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对血证的治疗大致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预防及调护1.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娇之晶,戒除烟酒。2.避免情志过极。对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3.注意休息,病重者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以防产生厥脱之证。4.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并应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辨证施治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对血证的治疗大致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