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中的情感障碍症状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3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糖尿病患者中的情感障碍症状学习PPT教案.pptx

糖尿病患者中的情感障碍症状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由下面的小测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测试:糖尿病患者中有抑郁情绪或抑郁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多少呢?a)3%~7%b)是一般人群中的3~5倍c)34%糖尿病和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分别独立存在于同一患者,两者存在共病的生物同源性。相反,另一样本量为1536例患者,利用诊断用检查提纲(DIS)作为精神检查工具的社区研究(Weyerer等1989年)表明患有糖尿病及其它内科疾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精神障碍发生率更高。而之所以观察组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是因为该组抑郁情绪或抑郁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vard等(1993年)全面回顾了20个关于抑郁情绪或抑郁综合征在糖尿病中发生率的研究,在9个对照性研究中,重性抑郁的发生率为8.5%~27.3%(平均14%),在11个非对照性研究中,其发生率为11.0%~19.9%(平均15.4%)。用抑郁症状量表进行的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对照性研究中为21.8%~60%,在非对照性研究中为10%~28%。最近,国内的研究同样表明,具有明显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为29%(孙学礼等,2004)。如果按照目前国内局部地区的调查,一般人群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大约为3%~7%,糖尿病中抑郁情绪或抑郁综合征的发生率至少是一般人群中的3~5倍。此外在调查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中所存在的抑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表现出有抑郁情绪,但构不成抑郁综合征,因此不能下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抑郁情绪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不构成明显的影响;②患者存在抑郁综合征。该综合征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并且同时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存在抑郁综合征,并且符合心境恶劣的诊断。同样,糖尿病患者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情绪,在国内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明显焦虑情绪者为32%左右。关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多数是以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二、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可能原因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人格方面偏移,主要体现在患者具有焦虑以及强迫人格的明显特征,与此相对应的发现是糖尿病患者组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由以上的结果可以推测,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人格以及述情方面问题,使得患者对于外界生活事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出现问题,因而在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产生比一般人群更为明显的负性情感体验。(二)糖尿病造成的躯体脏器损害导致负性情感的产生(三)糖尿病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负性情感的产生糖尿病引起抑郁或焦虑的两种基本方式关于前者,Berstein(1993年)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糖代谢紊乱直接可以使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虑。这种情况在一些临床个案中也可以观察到。关于后一点,Lustman(1983年)在一项应激与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近两年来对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研究均表明患者存在着HPA轴的活性过度,包括部分患者出现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血浆皮质醇的增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受到损害,如海马、杏仁核以及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萎缩,从而产生负性情感,特别是产生抑郁。高血糖也可引起应激样唤起,这种“唤起”包括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素升高以及类似于严重焦虑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混乱的表现。(四)糖尿病和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分别独立存在于同一患者其次是,两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就目前的研究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至少是两者均存在着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的5-HT和NA的相对不足或者绝对的缺乏;也存在着HPA轴的活性过度,作为其结果,可以出现ACTH的降低和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这些改变既和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关,又和糖代谢紊乱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和抑郁障碍存在着共病的生物同源性的问题,即患者之所以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疾病是因为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促进了两种疾病发生。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的,并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ACTH、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在给予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合并治疗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前面所描述的生化、免疫指标也趋于恢复正常,同时患者的血糖也随之下降。这些观察结果符合糖尿病应激—情绪中介—生物中介—糖代谢紊乱的心理生理患病机制。而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以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