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g- ̄j览-第12届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第12届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于2006年8月1-3日在同济大学召开。参加本届体育科学会议的单位有近5O所国内外高校。专家和作者共125人,其中国内外作者95人滞国41人、日本21人、中国33人),邀请专家3O名。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104篇,20余名国内外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共录用论文8O篇,其中韩国13篇,日本15篇,中国52篇,从中评选出大会报告论文3篇(韩国1篇,日本1篇,中国1篇),墙报交tg-i ̄文44篇(韩国12篇,日本14篇,中国26篇),书面交流论文33篇。3篇大会报告分别是《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活动模型)(安光云教授,韩国忠州大学校);《日本青少年体质和运动能力现状和课题》(大柿哲朗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姜丽萍副教授,中国同济大学)。我们还特邀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家宏教授作了题为《体育现代化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报告。出席本届科报会的领导、嘉宾有:东亚体育科学学会日本分会秘书长、日本九州大学大柿哲郎教授;东亚体育科学学会韩国分会秘书长、韩国岭南大学校金东奎教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孙麒麟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5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家宏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副组长、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体育部主任陈瑜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的体育部主任。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整个会议期间,三国高校的体育专家、学者针对“增强东亚地区高校体育的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促进”的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不仅在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上大有收获,同时也结识了新、老朋友。这次盛会成为了学者之间更广泛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使东亚各国体育学者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紧密。进一步扩大了亚洲高校体育领域学者沟通交往的渠道,为日后亚洲体育科学的交流、交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上海同济大学,上海200092)兰州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前沿国际研讨会2006年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7月10-11日在兰州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得到兰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会议共有7位来自美国的专家与19位在国际上知名的国内专家作了邀请报告,参加会议的实际人数约150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前沿”,研讨内容包括研究经验、化学及其相关教育的最新动向、新型仪器使用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和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方面,主要目标是通过包括多种形式的报告与讨论,促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工程师以及学生充分交流各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创造性的思想,希望通过会议交流可以增进国际化学家之间、学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拓宽我国化学领域研究范围。会议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的多个子学科及交叉学科,涉及有机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各个领域,展示了有机化学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会议共安排了26个邀请报告并穿插多次讨论,本次会议的口头报告内容以《兰州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摘要集)形式发表。莹会议最大的特点是与会代表的年轻化,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国内人才在有机化学领域中涌现出来,其研究水平已经达到国际象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受到来自海外的学者的广泛重视。会议采用了邀请报告和学术讨论并用的形式,通过会议交流也可以看出我国有机化学在各个子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不仅是传统的优势学科(血Ⅱ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固(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除活动图像专家组第78届会议謦衔ISO/IECSG29/WG11是国际标准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个联合工作组,即俗称的活动图像专家组(朐)EG)。该组织成,勤立于1988年,致力于数字音视频编码国际标准的制定。MPEG是—个由各国家代表团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各国家代表团由公认悠的资深专家组成。通常每年召开全体会议4次,每次历时1周。每次会议一般包括20多个国家代表团,300--400名专家,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