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路基土石方回填(一)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及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及压实度质量标准:(二)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二、路肩、边坡(二)路肩、边坡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三、路基排水(一)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技术质量要求(二)边沟、排水沟质量通病及防治四、土路床土路基允许偏差表CJJ1-2008表6.8.1(二)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级配碎石(砂砾)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石灰体积和质量换算表表1-3三、石灰粉煤灰砂砾(碎石)基层1、路基弯沉、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局部沉降,边坡塌陷。防治重点:挂线施工,选用合格填料,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和松铺厚度,配备足够压实机械,保证压实遍数和路基宽度,加强“三背”(涵背、桥背、墙背)回填、“六部”(标段与标段的结合部、分段作业的结合部、填挖交界结合部、半填半挖结合部、构造物与填方的结合部、边死角与一般填筑段的结合部)施工的控制。2、涵洞排水不畅造成的涵洞沉陷防治重点:及时排除积水一、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水泥混凝土面层检验标准二、沥青混合料路面防治措施:要掌握和控制好四个阶段(出厂、摊铺、碾压、碾压终了)的温度,并应有测温记录。以70号沥青为例。见表2-3-17373737373737373737373734)立缘石、平缘石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CJJ1-2008表16.11.1)表13.4.2预制砌块允许偏差1、雨水口位置与路边线不平行或偏离立缘石1)现象:I、雨水口位置歪斜,外边线与路边线有夹角见图2-4-1II、雨水口外井墙吃进立缘石底或远离立缘石。见图2-4-22、实测实量质量标准实测实量质量标准执行建设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浆砌砌体挡土墙(重力式)允许偏差表护底、护坡允许偏差表第三章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一)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1.地基二、土石方工程(一)基坑开挖质量标准:建设部标准CJJ2-90,相关规定见下表:基坑开挖允许偏差4、流砂1)现象开挖基坑时,遇粉砂、细砂层,由于排水方法不当,粉土粒、细砂粒随抽水而发生“浮扬”状态,头天挖至设计标高,第二天从坑底冒出的粉土细砂堆积到设计标高以上,造成坑底土层上涌,基坑周围塌陷,如图3-1-3所示。这种现象称为流砂或涌砂。砌筑基础允许偏差表2)实测实量质量标准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表2-2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表表2-22、实测实量标准见表6.0.4的规定。接上表装配式构件模板允许偏差接上表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测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灌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图2-2)。(3)预防措施1)侧模刚度要进行力学计算,尽量采用刚度较大的截面形式,如槽形、箱形等。2)合页板焊接位置要正确。为减少旋转时的摩擦,可在合页板两边焊上6厚环形垫圈,如图2-4(一)预应力施工1、波纹管安装表现形式:波纹管安装不顺适,折点较多,坐标与设计及标准不符。的涵洞沉陷防治重点:用U字形或#字形钢筋按规范要求的间距进行固定。2、与波纹管位置重叠的底板钢筋被截断。防治重点:加强检查验收,当钢筋和波纹管位置重叠时,钢筋绕穿。3、随意变更波纹管防治重点:加强检查验收。4、波纹管未预留足够长度,后续密封连接困难防治重点:准确计算波纹管下料长度,加强波纹管保护。5、钢绞线锈迹严重。防治重点:专用仓库封存,加强管理。6、将钢绞线穿过波纹管后浇筑混凝土。防治重点:在混凝土浇筑前,波纹管内穿熟料管,在施工过程中不间断抽拔。7、钢绞线存在单丝滑移现象,钢铰线穿束时存在缠绕现象。防治重点:采用束编穿束工艺。8、穿束后钢绞线有弯折。防治重点:加强钢绞线的保护。9、螺旋筋长度不足。锚垫板下螺纹钢筋的位置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治重点:加强检查验收。10、锚垫板定位不准,注(出)浆孔倒置。防治重点:强化定位措施,加强检查验收。11、锚垫板附近砼不密实。防治重点:采用小石子混凝土,加强振捣,严禁漏浆。12、张拉后夹片错位,锚具夹片安装缝隙不均匀,影响锚固效果。防治重点:加强张拉前及张拉过程的检查。13、漏拉一束钢绞线。防治重点:实行对称张拉。14、梁端头纵向钢筋在张拉时被截断。防治重点:使用套筒或变更设计。15、竖向预应力管道压浆不饱满。防治重点:由最低处向高处压浆,并设置排气孔。16、注(出)浆孔附近压浆不饱满,压浆不密实。防治重点:使用真空或智能压浆工艺。17、临时封锚措施不规范,外露钢绞线没有切割就直接进行封锚。防治重点:改进封锚方式,严格按规范施工。18、封锚混凝土不密实,钢绞线端头外露,保护层厚度不足。防止重点:加强钢绞线预留长度控制和混凝土振捣。19、梁体侧弯。防止重点: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张拉,并采用对称张拉。20、预应力梁板张拉后起拱值与设计值相差较大。防止重点:采用智能张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