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doc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二师铁门关市中心城区廉政东街、廉政西街、廉政东街支线(铁门关市工商局道路)道路工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新疆环宇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路基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三大质量通病。它们的成因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就会日趋严重,整条公路的营运能力和使用年限将会大大降低。但是,它们也是可以预防和克服的。只要我们认识其成因及发展,从根本抓起,就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其发生,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一、路基沉陷(一)成因:1、原地表(地基)处理不好。有软弱层,空穴成腐植物,使填筑路基没有坚实的基底,遇水或荷载后造成路基沉陷;2、填方路基在原坡形地基结合处没有挖好台阶,致使其在遇水或自重作用下发生滑移,形成沉陷、开裂;3、水的侵害。水是路基最大的危害。在施工中或后没有及时做好排水、防水工程,导致路基浸泡,路基土结构变化,强度降低,导致沉陷;4、压实过程中压实功不够,导致其密实度不够,在长期及反复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破坏或趋于密实而产生的沉陷(由填料分层过厚,填料中超粒径现象严重,未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及碾压遍数不够等造成);5、填料中粗细骨料不均匀,特别是粗骨料少,未形成骨架密实结构,整体强度差。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松散,推移、坑槽;6、填料中有害成份超标(或挖方段土质内有害成份超标),填料不合格或挖方段未换填、隔断,致使发生盐胀开裂及沉陷;7、由于设计或施工造成人为排水不良而导致路基沉陷(二)防治措施:1)从设计和施工都要认真考虑路基排水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中,要对设计提出优化,如边沟、涵洞的位置、大小、长度等,使其排水顺畅,并远离路基。2)从源头抓起,对于路基有害的淤泥、泥炭、软弱千枚岩等一定要清除干净,换填合格填料。3)对路基填料,一定要严格控制,认真做好标准击实及易溶盐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用。4)在填筑路基前,一定要对较陡的地形开挖台阶,台阶不能过窄,且必须碾压密实,防止填方路基滑移开裂。5)施工中一定要规范施工。严格控制层厚不超过30cm,认真清除超粒径石头,使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保证压实功率,达到规定的压实度。6)选择填料、使其粗骨料含量在50-70%之间,以求形成最佳层体结构。(三)路基填土料场不清表问题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对取土场加强管理,取土场必须清表彻底,用料前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开始取料,监理人员要经常性的对取土场进行检查。(四)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路基基底应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处理,防止因基底处理不当而引起路基体失稳。2)路基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合格性,按分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作业,防止因超填、倾填而导致路基下沉。3)施工中重视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基横向裂缝,注重清理填挖交界处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应大于50米,并要有规则的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可能与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的拼接。4)原地面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开挖成不小于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5)填筑过程中,必须从低向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6)路基填料的含盐量不得超出规定允许值,对填料的含盐量及其均匀性应加强施工控制检测,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碾压时应控制好填料的含水量,不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7)适当提高压实度标准。一个分项工程自清表开始,连续施工,直到路基封顶。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一)成因:1、“路面的破坏在于基层的不稳定”,首先是基层的损坏,包括:a、基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本身的开裂、松散等强度损失;b、基层中有害物质(如易溶盐)所引起的胀、陷破坏;c、路面局部裂纹或边沟水的浸入基层,引起基层湿陷、翻浆等破坏;d、半刚性基层由于板体拉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引起路面面层的反射裂缝破坏。2、路面面层材料本身的问题,所引起路面面层早期破坏(如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含蜡量超标等,骨料的酸碱性不符合要求,而使附着性降低等)。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拌和的问题(如矿料级配、马歇尔稳定性、密度、空隙率、车辙试验不佳,油石比过大等)。4、在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或过高造成沥青老化,或过低碾压不密实,空隙率大而导致渗水、松散;5、由于施工工艺不良而造成接头处衔接不好,边角碾压不好,厚度不均,造成裂缝、啃边,或搭接未注意错缝等,给水的进入提供机会;6、基层处理不干净,透层油洒布情况差,而造成推移、夹层等及基层表面平整度差,甚至高程不准,造成面层薄厚不均,薄处早先破损;(二)防治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