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docx

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目前的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已经出现了研究时代的延伸拓展趋势;但在具体的研究成果中,大多仍局限于某一时代,整体性研究付之阙如;对某一时代政治制度与特定文体关系的研究,也廖廖可数;而文学作品与政治制度的双向互证研究更为少见。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一、门阀制度与文学研究:消衰中萌生的转向门阀制度是1990年代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阎采平的《齐梁诗歌研究》、詹福瑞的《走向世俗———南朝诗歌思潮》、胡大雷的《中古文学集团》均为起始阶段的重要成果。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刘跃进的《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一书。这部论著从门阀士族角度考察永明文学产生的渊源、文化背景及“永明体”的确切内涵,梳理南北士族从隔阂到融合的过程,剖析门阀士族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目录学的联系,审视这一群体在推动近体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书以细致的文献考索、历史编年和个案探讨为主体,以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间的关联为总体框架,注重扎实的论证与宏观的视野相结合,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论著,学术影响较为深远。刘著之后,仍有同类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如《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这标志着1990年代门阀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萌动着未来的发展态势。南北朝是门阀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其划江而治的政治局势使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必然暗含着地域的分野。这一研究模式在后来其他时代的门阀士族文学研究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渐趋深化、细化。《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即是在南北朝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已难有突破后的转向之作,它一方面将时间下延至唐代,另一方面由门阀制度研究转向士族阶层文学研究。21世纪后,这一转向更加明显,士族文学研究进一步转向地域士族文学研究,标志性著作为曹道衡的《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另有《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20]这意味着门阀制度研究最终孕育并派生出21世纪文学研究的新主题:世家文学研究。这一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成为新的学术热点。追根溯源,对地域家族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功不可没。二、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兴盛中亟待突破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同样早在20世纪末期已经起步,但发展态势却大不相同。21世纪初期,迁谪制度文学研究仍保持着持续的发展态势。上世纪90年代是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期。尚永亮是最早专注于贬谪文学研究的学者。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在台湾出版。该著正式提出了“贬谪文学”的概念,并以元和时期五大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为个案,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的关系。对这一研究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是1998年以来在湖南怀化、衡阳、常德召开的3次全国性贬谪文学学术会议。前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已结集付梓,即《贬谪文学论集》。全书共收录30篇论文,或讨论迁谪文学理论,或研究贬谪作家作品。这些学术活动扩大了贬谪文学研究的影响,使学界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一研究主题。21世纪初期,迁谪文学研究走向兴盛。研究成果体现出双重视角:一是以诗人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尚永亮推出了《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两部论著,将研究领域由元和年间拓展到了整个唐代,对唐代各时期的贬谪文学分段研究,以“逐臣和贬谪”这一制度与事件的结合为切入点,探讨唐代贬谪诗人的创作情境,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加以新的阐释。另有蔡阿聪的博士学位论文《论盛唐文人的沦谪心态》,探讨盛唐时期文人的贬谪心态特点;二是以地域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如江立中的《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张铁军的《湖湘迁谪文学与湖湘文化》、《论湖湘巫鬼民祀对湖湘迁谪文学的影响》、刘晓林的《秦观迁谪词的湖汀文化意蕴》等。贬谪文学研究在21世纪的兴盛中也蕴含着危机,主要体现在研究时段上过于狭隘,众多学者集中关注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研究成果难免重复、因循;研究视角比较单一,除作家和地域外,缺乏更多的创新,造成了研究模式的雷同。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有意识地加以突破,否则,贬谪文学研究必将面临着因循重复的困境,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三、休沐制度、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的发展与壮大休沐制度、文馆制度的文学研究发展历程较为相近,1990年代在学界有所提及,但一直处于零散、浅表状态,直至21世纪初期才出现了专题研究。1990年代初期,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研究中,最早注意到休沐制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其《山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