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府、民間手牽手閱讀開步走有一本可以共讀的書,是幸福的事。以前,難以獲得這份幸福的偏鄉地區,因為「愛的書庫」,得以享受閱讀的快樂。「愛的書庫」的出現,解決了大家的難題。透過書籍借閱及共讀的方式,讓偏鄉地區有更多書可讀,而書箱流動,鄉鎮之間的書籍交換借閱,讓孩子看更多書,接觸更寬廣的世界。教育部這幾年積極推廣閱讀,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成為書香國家。從民國90到92年間推動「全國兒童閱讀計畫」,93年起針對弱勢地區國小推動「焦點三百國小兒童閱讀計畫」,95年起針對偏遠地區國中推動閱讀推廣計畫;96年投入1億元、97年編列2億元以逐年購買圖書全面性充實全國國中小閱讀環境。不僅公部門積極推動閱讀,民間協助閱讀推廣,更是重要力量。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2005年4月在南投成立第一座「愛的書庫」,至今三年多來,全台已在19個縣市設置了81座「愛的書庫」,包括東部花蓮、離島的馬祖等地區都有。愛的書庫「閱讀」愛心「愛的書庫」與圖書館的概念相似,最開始在九二一基金會協助下,第一座「愛的書庫」在南投縣虎山國小成立,當時有一百種書共四千本,供老師們借閱,之後,透過企業贊助,成立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至今全台已在19個縣市設置了81座「愛的書庫」,有6979種書箱,超過27萬本書,登記會員人數超過48500人,累積借閱人數已超出580萬,而且書庫的書籍量正陸續的增加中。愛的書庫在各地陸續設置,教師可在書庫中借閱到很棒的書籍,帶回共讀,而為了讓書籍發揮最大的效益,各鄉鎮書庫的書籍,也會定期流動,讓書籍效益變大。師生共讀悠游書海閱讀可以激發孩子的聯想力、想像力,若老師能將書籍內容與生活結合,一起討論,而非以上課、考試方式教學,小朋友一定更能接受。閱讀是重要能力,教師是否有心推動閱讀,會影響其上課模式。最初設置愛的書庫時,希望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教師會來借書就好,結果有大約十分之三的教師參與,而且越來越多。教師一改過去帶學生到圖書館,讓學生自己看書,現在是把書借回去,配合課程全班共同閱讀、討論,鼓勵孩子更深入了解書本內容,分享想法,刺激孩子想像力。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不僅成立愛的書庫,還舉辦研習課程,提供教師進修,也為每本書編寫學習單及拍攝教學觀摩帶。基金會還積極鼓勵教師,從閱讀出發,鼓勵孩子寫作、表演話劇、討論等,發展其他能力。經過長期的閱讀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改變,以前帶小朋友去圖書館,小朋友會東翻西看,不會認真的看一本書,現在小朋友會找一本書,靜靜的看完,這是閱讀的深度效果。閱讀能力是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培養孩子從小具備這項能力,是教育部相當重要的施政方向。未來,教育部除了補助經費,並給予行政協助外,對於民間能一起關心閱讀,教育部更表示肯定與感謝,希望未來政府及民間能繼續攜手,為閱讀打造一片園地,在全國設置愛的書庫,達到一鄉鎮一書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