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画家和牧童》说课《画家和牧童》是一篇感情丰富,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唐代一个牧童勇敢的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多的空间和机会。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感悟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简要的讲一下:一、巩固复习时,我主要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生字检查时随机指导读音,目的是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二、教学生赏析关键词句。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对于关键词句,要赏析,要学会咬文嚼字,不能一目十行或囫囵吞枣似的阅读。课文中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里的“一……就……”就值得品味,对“一…就…”的句式进行适当地拓展,让学生感受这样的句式表示的是前后两事物之间联系的很快,从而体会戴嵩的画很受人们的欢迎。其实最初我是这样设计这个环节的: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再出示“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让学生通过比较读,感受“一……就……”的好处,可经过课堂中的实践,我发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些困难,所以我就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去掉了这个比较,只要学生能找到这句话,理解它的意思,并且会用“一…就…”的句式说话就行。在这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学方法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学情,不能闭门造车。还有“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这句,先突破两个重点词“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利用课件形象的演示,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再抓住“一会儿……一会儿……”完整、连贯地体会这句话,感悟到戴嵩的画不但画得好,而且画得快,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应该会更鲜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课文,才会深刻地朗读课文。三、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来加深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的很生动,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口、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的读,特别在学习商人和教书先生夸赞的话时,我还让学生为他们设计一些动作,通过身体和语言,感受大家对戴嵩的画评价很高。在这多种形式的读中,我还特别注重采用教师评价,比如教学中利用一些激励的语言及时的肯定学生的回答,还有,我还制作的许多不同名称的小星星有针对的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四、读中积累语言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积累。本课教学,我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理解“纷纷称赞”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让学生看图,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还有很多人都在夸赞,这就叫“纷纷称赞”。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近义词,同时又找到它们的反义词“批评”,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下一段的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词语,而且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应该也是很深刻的。五、发展语言,升华情感。在拓展环节,我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欣赏一组大师的国画作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试讲后,感觉这一环节和文本中心联系不紧密,于是,我及时调整,设计了让学生说说你最佩服谁?这一开放性问题。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也得以更好的体现。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要品读词语,揣摩文意,体会情感,要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另外,我也有一些困惑和各位同仁想探讨,比如: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对同伴的朗读做出准确的评价?在这次教研交流中,我也认识到自己有许多不足,本次课题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学过程的预设要把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要充分预想到各种各样的学情,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生成。我在这方面比较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弱,可能有时没有抓住课堂中学生的一些闪光点,错失许多机会,今后,在这方面我会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