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事故预防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着火事故预防学习教案.pptx

着火事故预防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二.燃烧形式(三种)(1)闪燃与闪点当火源(huǒyuán)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在闪点时,液体的蒸发速度并不快,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还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所以一闪便灭。某些(mǒuxiē)液体的闪点如表1-1所示。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甲醇是无色易燃液体,闪点为8℃(2)着火和着火点当温度超过(chāoguò)闪点并继续升高时,若与火源接触,不仅会引起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的闪燃,而且会使可燃物持续燃烧,称为着火。使可燃物质持续燃烧5s以上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又称为着火温度。a.着火温度:焦炉煤气650℃左右(zuǒyòu);高炉煤气750℃左右(zuǒyòu)。b.煤气管道底部沉积物中,萘含量为17.85%,单质硫含量为36.8%。萘为515℃;硫为232℃;煤焦油在220℃左右(zuǒyòu)。(3)自燃和自燃点可燃物在没有外界(wàijiè)火源的作用下,常温下自行发热,所提供的热量聚积起来,使其达到自燃温度,从而发生自行燃烧。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如:硫的自然点为232℃焦炉煤气(méiqì)管道沉积物中,硫化亚铁含量为15.77%,存在自燃的可能性。原因:煤气(méiqì)中的硫化氢与铁反应的产物硫化亚铁。Fe+H2S→FeS+H2;当与空气接触时,会与氧气反应置换出单质硫并放出热量,使得局部温度瞬时升高,达到硫的着火点后,就会导致硫的燃烧而自燃。4FeS+3O2→2Fe2O3+4S在较长时间停运的煤气(méiqì)管道中发现过这种现象。硫化物是煤气(méiqì)安全生产的“隐形杀手”。【火灾事故案例1】1993年5月21日,武钢能源动力公司燃气厂作业人员抽焦炉煤气主管压力为20kPa的排水器一道阀前盲板时,发生突然着火事故,造成作业人员一人死亡二人重伤,而且使用户停产4h。【火灾事故案例2】2000年11月24日,南京钢铁公司供气分厂在带气抽D500焦炉煤气盲板的过程中,发生一次3个多小时(xiǎoshí)的着火事故。当时管网压力在3kPa左右,盲板后的管道施工完毕后,没有用N2气等介质吹扫,直接就抽盲板送煤气。有2人面部轻二度烧伤。【火灾事故案例3】某燃气厂检修煤气脱硫站至加压站焦炉煤气管上煤气冷凝水排出器的阀门。预先制定的作业方案为:分别关闭煤气脱硫站出口阀门及加压站人口(rénkǒu)阀门,采用管线末端也即加压站入口阀前放散管放散降压,待管道内焦炉煤气压力降至1200Pa左右再检修煤气管道冷凝水排出器的阀门,作业点附近采用u型表监视压力。当开启放散管阀门时,管内煤气压力为5.0kPa,3分钟后压力降至3.0kPa,T型放散管顶部两个水平出口突然着火燃烧,后将火扑灭。【火灾事故案例4】1968年12月16日某厂在化工(huàgōng)二回收管式炉管道闸阀冻坏、堵盲板作业中发生着火,烧伤4人,其中1人死亡。原因分析:由于急于抢修闸阀,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附近有中压裸体汽道,其表面温度为285℃,没有做绝热处理,作业中冒出的煤气流速很高撞击裸体汽管引起着火。【火灾事故案例5】1989年9月8日,某厂在燃气道口处接点作业,需在1020焦炉煤气管道上堵盲板。作业前法兰口除锈,两侧刷白并用导线将两侧连接并接地,附近的蒸汽裸体(luǒtǐ)管道进行了绝热处理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经复查后开始管网系统降压,当压力降至2750Pa时,封闭作业区并设警戒,当操作人员顶开法兰口抽出旧垫圈并处理净法兰口上残留石棉绳后,正准备下盲板时,突然发生轰的一声引起大火,当即烧伤6人,其中2人致残。第二节着火事故预防一、着火事故原因由于易燃易爆物质(wùzhì)只有与空气混合成适当比例才能形成爆炸性的物质(wùzhì)。因此,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就是防止这种条件的形成,即火源和可燃物质(wùzhì)-煤气两个条件同时存在。//二、着火事故预防(yùfáng)1.防泄漏(1)杜绝漏气,保持设备密闭性,是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有效(yǒuxiào)措施。有关排水器的视频(2)采取通风排气是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或蒸汽在车间或容器内积聚形成的一项有效(yǒuxiào)措施。如:煤压机室等密闭场所采取通风措施。(3)在停、送煤气应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置换。送煤气前:先用蒸汽或氮气(dànqì)赶空气,然后用煤气赶蒸汽或氮气(dànqì),并逐段做爆发试验,直到合格。停气:蒸汽赶煤气,空气赶蒸汽。(4)进行浓度(nóngdù)测定和含氧分析。如:在已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的煤气设备及煤气管道上动火时,一定要经检查、化验合格后,方可动火。2.杜绝火源(1)化学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