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努力****绮亦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完整word版-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复习试题中考复习试题中考复习试题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第1卷(选择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计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3.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B.火箭发射上升时动能转化它的重力势能C.围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D.卫星内部工作系统所需的能量由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如图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性B.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C.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D.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水杯倒置水没流出AA用锋利的菜刀切菜D用吸盘挂钩挂物品C用滴管吸取药液B图1ABCD7.汶川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山石,分别沿如图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方向B.沿F方向C.沿F方向D.沿F方向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9.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10.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第Ⅱ卷(非选择题)题号一题二题三题四题总分得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计8分)1、仔细分析右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等因素有关。成语“悦耳动听”是形容声音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空气(15℃)空气(25℃)软木煤油(25℃)铁棒340346500132452002、今年4月12日下午,铁道部召开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新闻发布会宣布,即将于4月18日投入运营的“子弹头”动车组。如图为中国“子弹头”列车——头文字“D”,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其中减速采用再生制动技术,从时速200Km/h降到90Km/h左右,完全靠电机反向旋转,利用列车的巨大能转化为电能。无锡到上海的的距离为126Km,若该列车以200Km/h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无锡到上海需小时。3、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W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4min。在此过程中1kg水吸收的热量是J,电磁炉的效率是%。玻璃罩摄像头临沂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如:(1)市公汽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从公汽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的摄像头能成_____像(填“实”或“虚”)。(2)市出租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出租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三、实验与简答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计12分)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3)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