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湛****21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巩固]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评价类别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4.该地区可能是()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河西走廊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从资源利用率来看,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综合分析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答案:1.B2.C3.A4.C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5~6题。5.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6.关于a、b、c三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地中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解析:第5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b、c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400mm,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第6题,a地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生产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答案:5.C6.C读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D.热量充足8.对该地宜农荒地的开发要特别注意()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土地盐碱化D.保护湿地解析:第7题,图示地区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土壤肥沃。第8题,该地湿地分布广,在开发宜农荒地时要注意保护湿地。答案:7.B8.D9.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解析:第(1)题,季节冻土等日数线东段大致呈东西延伸,受纬度影响显著;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影响显著。第(2)题,该地区纬度较高,蒸发弱,多沼泽,地下水丰富,因而可以发展该种植技术。第(3)题,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导致耗水量增多,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少,生态恶化。第(4)题,从区位、地价、政策、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答案:(1)走向: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影响因素:东段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的影响。(2)地下水丰富。成因: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层中有冻土。(3)种植水稻耗水量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沼泽面积减少;“井灌种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年径流总量减少。(4)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两国政策的支持;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邻近乙地区;中国劳动力充足。10.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归纳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推断该区域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4)图中P地的年较差大约是多少?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有何特点?试分析其原因。解析: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除纬向变化外,还明显受地形的影响。答案:(1)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度(南)向高纬度(北)逐渐增大,山地小于平原。(2)黑龙江省北部(3)特点:冬季寒冷,南北温差较大;夏季温暖,普遍高温。成因:冬季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