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4章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海逸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4章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4.初步了解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及特点。5.通过观察东北地区景观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重点难点】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3.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4.以东北为例,说出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知识梳理】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_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易受影响。2.地形、土壤条件(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2)土壤:、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答案】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一年一熟低温冷害多种经营黑土黑钙土工业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地貌、和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分布在A平原,B平原,C平原;作物主要有、大豆、、水稻等。(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E,F。(3)畜牧业区:分布在、及部分林区草地。【答案】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产方式松嫩三江辽河玉米玉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思维导学】1.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2.东北地区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与南方地区一年两熟及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远,但为什么还称“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东北大米质量最优,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日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良。2.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方面:(1)饲料丰富。东北地区的玉米及糠麸、秸秆、豆饼、豆渣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饲草,来源广,潜力大;(2)农区人口众多,经济技术条件较好,发展畜牧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益;(3)农区经营畜牧业一般以舍饲为主,经营管理的集约化水平较高,生产比较稳定;(4)在饲养的同时积攒了大量优质的有机粪肥。3.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又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归纳总结】1.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方位地形单元及特征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西部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适合发展畜牧业,是畜牧业基地中部和东北部东北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面积的1/3,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发展种植业,是商品粮基地东、北、西三面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适合发展林业,是林业生产基地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热量不足eq\o(――→,\s\up7(措施))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eq\o(――→,\s\up7(措施))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以伐为主eq\o(――→,\s\up7(措施))营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