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学案).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雷电颂(学案).doc

雷电颂(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雷电颂(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特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2、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教师个性设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流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2、板书课题、作者:雷电颂郭沫若3、请同学们讲述你们查找资料后所了解的屈原、郭沫若及《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大致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朗读课文1、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3、模仿朗读: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结构。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追问: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明确:屈原颂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当权者。四、品味语言修辞(分小组讨论)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指导:例:“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2、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象征手法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3、《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指导:从句式,修辞等角度使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五、概括总结1、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2、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六、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2、熟读成诵,细细品味作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