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波尔山羊养殖与山西养羊业发展存在问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西省波尔山羊养殖与山西养羊业发展存在问题.doc

山西省波尔山羊养殖与山西养羊业发展存在问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山西省波尔山羊养殖与山西养羊业发展存在问题2.1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低,优质羊肉产量不高。据FAO统计,全世界近几年肉羊出栏胴体重平均为14㎏,中国为12㎏,美国为30㎏,我省为14.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只占养羊发达国家美国(30㎏)水平的50%,高档羊肉的比重更是不足5%。尽管近年在重点产区推广了肉羊饲养技术和舍饲养殖技术,但传统的生产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养羊生产尚未从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中解脱出来。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户仅占全省养羊户数的11.3%,养羊生产还处于小规模的散养阶段,肉羊育肥工作也刚刚起步,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待提高。2.2良繁体系建设亟需加强我省羊的良繁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的细毛羊改良工作就走在全国前列,这要归功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良繁体系,在重点县设立了实验室,在开展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冷冻精液研究生产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基层配种技术人员。但近二十多年来,除雁门关30个县于2003年配备了部分改良器械外,全省几乎所有养羊重点县普遍存在各种短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短缺,大多改良站点挂靠在兽医站,没有自己的场所及试验设施;而且羊的人工授精设备价低利薄,经销单位极少。二是技术人员短缺,尤其基层乡镇配种站,由于配种工作辛苦、报酬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三是技术短缺,虽然每年都有不同部门举办这方面的培训班,但时间短、锻炼少,参与人员多为不直接从事配种工作的人,而真正从事该项工作的却很少有机会去学习提高,使得原本简单的技术神秘化了。四是资金短缺,人工授精设备属低值易耗品,需要不断更新,但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却很少。五是种羊短缺,多数配种点无能力购买种羊,养羊户出钱购买的种羊质量又难以保证。六是运输设备短缺,我省的养羊生产多为分散饲养,不便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目前我省经过验收的种羊场有17个,共存栏各品种羊8000余只,我省存栏能繁母羊645万只,按照1:50的比例,需种公羊14万只,而全省现有优质种公羊数量不足1万只,但为什么各种羊场又出现卖种羊难的问题呢,我们认为主要还是人们在种羊的认识问题和利用问题上存在误解,将生产中的失误归结在种羊生产上,表现在:2.2.1品种与种羊的概念不清,种羊质量不高。受“炒种”现象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凡是引进的品种就是种羊,对其缺乏适应性研究和本品种选育,不做种羊培育和种质鉴定,断奶即以种羊价格销售,有的连种羊档案都没有,所售种羊质量不高,杂交效果不明显。种羊场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说是自断财路。2.2.2重改良,轻培育。引入国外优良肉羊品种对地方品种改良存在一定盲目性,未进行专门的配合力测定,加之不重视选育,优良基因不断流失,群体遗传水平逐年下降,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不重视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我省现有的一些优秀地方品种,由于对品种的选育重视不够,逐步失去其竞争优势。2.2.3良种没有实现良法,良种的生产性能没有充分发挥,效益不高。我省的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而引进的品种生产性能好,但对饲养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较高,要想发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必须为其提供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否则,生产性能难以发挥,抗病力降低,各种疾病相继发生,有的甚至危及生命。2.2.4对本地羊的优势缺乏认识。北部高寒地区,羊皮质量好,用引进的肉羊品种进行杂交后,对羊皮质量影响较大;中部晋中绵羊属肉脂兼用品种,十月龄“站羊”屠宰率可达56.40%,净肉重达15.41kg,而且肉的风味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用引进品种对以上两个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产肉性能虽有一定提高,但增加了饲养成本,经济效益提高幅度不大,养羊户热情不高。2.3产业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我省的肉羊、绒山羊基地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划定的,虽然生产格局基本形成,但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有的县徒有虚名,部分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更是盲目引进,盲目发展,造成超载、过牧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应就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饲草资源、品种资源,针对本地区自身条件,重新进行市场分析和主导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养羊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4屠宰加工和流通环节薄弱我省羊肉的屠宰加工和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型羊肉精深加工企业的带动。肉羊屠宰分散,规模较小,初加工多,精加工少,难以实现产品的增值,降低了潜在效益。目前,我省80%以上的羊肉以胴体的形式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逐渐成为全国大型羊肉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养殖及屠宰效益都不高。若将50%的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经济效益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更加激发全省养羊业的加工业的发展。2.5封山禁牧政策对养羊业影响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