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建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建议.doc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建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建议改革的春风催人欲醉,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成为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民众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信息沟通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好比浩瀚的信息,只是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对求知欲强烈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简单地说,就是用武力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即由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部分青少年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而如今,网络犯罪在21世纪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见,网络不久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根据网络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学生是电脑网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学生犯罪的比例也随之增多,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所产生的问题中,大多是由网络引起的。在近几年中,网络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变化的比以前快。可见,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是骇人听闻。这应该引起大家对网络问题的关注。因为网络再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㈠青少年的上网地点:48.5%的青少年在家上网,31.5%的青少年在朋友家或亲戚家上网,11.2%在网吧或电子游戏厅上网;8.8%的青少年在学校上网。㈡青少年的上网目的:玩游戏占48%聊天的占24%;查资料占16%;其他占12%。㈢青少年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月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占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一日千变的时代,网络这双无形的大手伸向一位青少年,而网络五花八门的负面信息,给青少年带来太多太多的阴影.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中学生。它作为人们发布信息、查阅资料沟通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对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带来了越多越深刻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吧握网络与在校学生的互动规律,积极引导在校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我们就这一课题展开了调研。中学生上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不够。问卷显示;显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分别为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的占31.3%,聊天或交友的占26%,玩网络游戏的占14.1%,学习的仅占14.1%,获取信息的占8.9%,通讯联络或其他的占5.7%,很显然,游戏娱乐的比例占明显优势,在校学生上网更多是出于娱乐休闲,为的是“玩”,而主动借助互联网来扩大知识面、提升能力水平的意识明显不足。长期上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浏览不健康的、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二不愿面对显示生活,造成心里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是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遭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原因分析。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庞杂的体系,其内容良性并存。中学生自控能力也欠缺,认识能力有限,自我意识强烈。社会环境更是导致学生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互联网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插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它的正面影响: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而且上网的东西丰富多彩,对中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所查的内容很广泛,让我们有“足不出户,始于足下”的感觉,能让我们了解跟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东西,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互联网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求知的平台;互联网为我们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满足了我们的需求;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因为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五项技能之一。负面影响:信息垃圾话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对于以上现象,我的建议如下:要想单靠一方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做法是很难奉效的,要想在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中学生安全方面取得切实成效,就必须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科技、教育,舆论等综合手段,就必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小三位一体”和立法、技术、交易的“大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网络文明系统。加强学校教育,作为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