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第1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的“醋、燃”等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3.情感与价值了解老北京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关于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的课件.2。歌曲《恭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说说你的感受。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自学情况:(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3)对于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含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3.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五、作业设计抄写词语。独出心裁零七八碎万象更新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悬灯结彩各形各色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听乐曲《恭喜》,回顾除夕。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多?(灯的数量多: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等,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象,来体会老北京处处悬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三、比较阅读,领悟写法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1)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再读写腊八的部分,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例吗?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假如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四、总结全文除夕是热闹的,家家灯火通宵,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老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和美丽。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春节建议:关于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热闹喜庆团圆祥和【教学反思】[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