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地基处理第七节水泥土搅拌法(CementDeepMixing)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湿法)和粉体喷搅法(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水泥浆搅拌法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成功的,称(Mixed-in-PlacePile(简称MIP法)。国内1978年研制出第一台搅拌机械。粉体喷射搅拌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粉体、生石灰和消石灰,也有掺入粉煤灰、石膏等外加剂的,粉体固化剂与原状土搅拌混合后,使地基土和固化剂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水泥土或石灰土。用水泥粉体作固化剂加固软土地基与水泥浆作固化剂加固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用水泥粉体作固化剂水化反应放热直接在地基中。粉体喷射搅拌法(DryJetMixingMethod,简称DJM法)由瑞典人KjeldPaus于1967年提出设想,1971年制成第一根桩,1974年获得专利。铁四院1983年开始试验研究,并应用于过程中。水泥土搅拌法的优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2)搅拌时无振动、无噪音和无污染,对周围原有建筑物及地下沟管影响很小;(3)设计灵活,可按不同地基土的性质及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固化剂及其配方;(4)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可灵活地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和块状等加固形式;(5)与钢筋混凝土桩基相比,可节约钢材并降低造价。二加固机理1水泥的水解水化反应2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1)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2)硬凝反应3碳酸化作用三设计桩长应根据上部结构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宜穿透软弱土层到达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为提高抗滑稳定性而设置的搅拌桩,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2m。湿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干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15m。常用桩径为500~700mm。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竖向承载搅拌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200~300mm厚褥垫层,其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s包括复合土层的平均压缩变形s1与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四施工水泥土搅拌法的施工步骤为:(1)搅拌机就位、调平;(2)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3)边喷浆(粉)、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4)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5)根据设计要求,喷浆(粉)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6)关闭搅拌机械。第七节水泥土搅拌法第七节水泥土搅拌法2.竣工验收检测(1)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2)载荷试验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比取0.006。